阿里VP王民明:在阿里什么是领导力?碎掉,然后再重建


2017-08-11 08:50:16   来源:   点击:
王民明曾在阿里供职7年,官至阿里巴巴管HR的VP。上周,他给我和周航上了一课。这一课的缘起是这样的,周航(易到用车的创始人)在湖畔大学领了一个课题,研究失败。航叔说,中国人的观念里,失败是羞耻的事。因此
王民明曾在阿里供职7年,官至阿里巴巴管HR的VP。上周,他给我和周航上了一课。
 
这一课的缘起是这样的,周航(易到用车的创始人)在湖畔大学领了一个课题,研究“失败”。
 
航叔说,中国人的观念里,失败是羞耻的事。因此每个九死一生的创业者对自己的失败经验从来略过不谈。大家愿意对媒体呈现的,永远是那幸运的5%。
 
然而,失败是创新者的宿命,如同失败是跳高运动员的宿命一样。
 
在一条一定会遇到失败的道路上,因为缺乏失败经验的分享,一般会对别人的幸运与顺利程度夸大想像,然后自责、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倒霉。
 
创业的时候,我曾问过雷军,“为什么看上去别人都挺顺利,而我这么不顺?”
 
雷军说:“因为所有人在谈的时候,都简化了过程。”
 
所以,周航从湖畔领了这个活计,我们相对长叹,然后相互打气去面对疼痛的课题,比如:“领导力”。
 
上周,周航和我准备在湖畔大学分享,我们基于自己的疼痛,对领导力的重新思考,湖畔大学建议我们先和王民明聊聊,并安排了很好吃的饭。于是就有了这一晚的对话。
 
王民明有僧人的面相,语气平和娓娓道来,偶尔盯你一眼,目光锐利,直刺脸上。
 
我问他,阿里怎么定义领导力呢
他说:领导力是认知现实的能力。
 
好抽象啊~我继续问他:那一个人怎么能有领导力——认知现实的能力呢?
他说:就是会遇到事情,碎掉,然后再重建。
 
晕~~更抽象了。
 
于是我直率&略无礼地问他:碎掉是什么意思?你碎掉过吗?
 
王老师平静如水说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我加入阿里的第一年,向彭蕾汇报。我非常努力,做了三个以前阿里从没有做过的项目。驱动团队加班熬夜,大家一起拼命干了一年,彭蕾调到蚂蚁金服了。换了***当我老板(我忘记名字了)。他一看,觉得这三个项目没价值,于是把三个项目都砍了,人分流到不同的其他地方。我改向他的一个副手汇报。
 
王民明笑了笑说:那我就碎掉了呀。
 
他说的很平静,我是深能体会到那种碎裂的痛苦:
 
带着团队,点灯熬夜苦干一年,天天驱动自己的,是认为自己做的事非常有价值,而且自己能做好,怎么也能得个90分,即使不打90分,85分总是有得,即使没有85分,80分总是妥妥的。既然80分妥妥的,那就再努力一点,争取让它85、90甚至更高。
 
没想到,拼了一年,得到的是0。
 
这搁我,肯定受不了啊~
我问他,那你怎么办呢?
王民明说:遇到这件事,我就碎掉了呀。然后,我就得重建呀。
       
我问:你怎么重建呢?
王民明说:我首先需要去理解我的老板。我需要理解,为什么我觉得这么有价值的事,他的眼里毫无价值。
 
他再重申:领导力是认知现实的能力。
他说,我需要知道,我关注的关键要素和价值是什么?我领导关注的关键要素和价值是什么?我需要在破碎后的自我重建里,扩展我的边界。抓住更多的客观要素,理解不同的价值感。
 
我问:那你和你老板关注的关键要素和价值有什么不同呢?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又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阿里的业务有纵线和横线,横线是平台,纵线是一个一个的垂直业务。有一天,纵线的一个老大和横线的一个老大,因为业务的交叉点的业务/团队/业界该归谁,争论了1.5小时。
 
场景是:一个人想拿走,另一个人不放,两个人就盘道道,一个人抛出一堆道道,说,为什么应该给他。另外一个人再用一堆道道化解他的道道,说,为什么应该归自己。1.5小时后,没结论。一个人就走了。算是不欢而散。
 
王民明对留下的那个人说:你在阿里5年了,这块业务如果给他拿走,当然会影响你的业绩,但是无关生死。但是这个人才来阿里不到一年,如果有这块稳定的业务支撑,他今年就可以活下来。阿里需要不断有新的人进来,让系统不断拥有新的能力。
 
王老师说:你刚来阿里的第一第二年,也得到过阿里各种同事的各种帮助。现在,是不是你可以把你得到的帮助返还给系统,让其他人得到你的帮助呢?
 
那个人听了,愣了5秒钟。然后干脆地说,我没有从你刚才说的角度考虑过。这块业务让他拿走吧。
 
王民明说,就这样,一个人在阿里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与系统与客观现实碰撞。在这个过程里会不断地碎掉,然后重建。在每一次重建里,扩大自己的边界,容纳进来更多的真实的东西,就能掌控更多东西。
 
而王老师的工作之一,就是站在一边看着一个又一个人被撞击,等着看到他碎掉。然后告诉他,这就是你扩展自己边界的时刻。
 
我说,一个人如果保护自己,害怕碎掉,或者不能接受碎掉,一直在原地痛苦呢?
王老师说:那他就只能被阿里的组织排出体外了。
 
阿里人力有一个高频词是“闻味道”。王老师说,和一个人只需要谈一谈,就可以闻出味道。马上做出判断,这个人在阿里呆不了1年,能呆3年,还是大概能呆到5年以上。
 
我问,如果你一闻,就知道一个人呆不了一年,你为什么要让这个人进来呢?
王老师说,系统不断需要外界新鲜的养分,新人的接入,能给系统带来养分。
 
一个带有自己固有能力和认知的新人进入阿里的大系统,第一年,是给系统提供养分的。如果你能够在阿里系统的冲撞里,打开自己的边界,与阿里的系统连接共生,3年后,你就可以从系统中得到养分。
 
马云说,3年才是阿里人。5年才是阿里陈。
如果,不到一年你提供完你积蓄的小养分,然后离开,那你就做了系统的肥料。(脑中晃过若干当过肥料的朋友~)
 
我又问,那什么样的人,你一闻,就觉得呆不了一年呢?
王老师笑了:太自我的人,太保护自己的人。
 
而我们过去的文艺作品里,破碎是悲剧的,是悲惨的。
遇到破碎,自己就是受害者,应该被怜爱和补偿……
 
破碎时刻,是电影里音乐与光影一起渲染的悲情时刻......天地万物每一片树叶都应该为主角哭泣~~真的错了~
 
破碎,才是成长的关隘。
 
我们应该拍拍主角说,恭喜你,那个限制着你的狭小玻璃壳子破碎了。
 
我们这些好学生一路上学,读书作业考试占了全部的时间和体验。最亲密的成年人——父母与我们的交流,往往诸多禁区。于是,我们只能从书本和文艺作品的描述里,建立自己最初的主观世界——非常理想化的主观世界。
 
然后,我们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开始与人有利益交往,开始恋爱,开始创业。按照自己理想化的主观世界的预期,在现实世界行动,于是,基本都摔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一致的缝隙或鸿沟里——这就是挫折。
 
然而,我们身边并没有王老师这样的导师,在一旁观察你。
 
在你疼痛的时候,告诉你,疼痛是因为有不一样的东西,在碰撞你。要把握疼痛的时刻,这时领悟到的东西才是深刻的。
 
在你产生裂痕的时候,告诉你,裂缝,才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在你破碎的时候,告诉你,破碎是必然的。每一个能做大事的人,都经过无数次破碎,然后一次次的重建里,自己的主观世界与自己要征服的客观世界渐渐融合,然后人剑合一。
 
可是我们怕疼,害怕自己悲剧,害怕自己破碎的样子被人看到,甚至自己都不愿意多看。
 
在破碎里,并不知道这是必然,木呆呆不知道该怎么办,无休止地疼痛在原地……
 
于是,大把的时间过去了,而自己的成长有限。
 
刻板教育害死人啊。
 
我曾经对如何与人相处,毫无感觉。创业6年,与无数人分分合合,耗损的情感与心力,大于数场恋爱。有一天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感到自己浑身都是伤口。
 
然后得出了一个我的理论:人最敏感的地方是伤口。
 
想判断一个人对某个点是不是敏感,不是看外貌,不用看他读过什么书,做过什么事。问问他有没有伤口,就知道了。
 

我才明白,伤口,也是上帝的馈赠。

 

 

延伸:人欲即天理——谈组织结构与彼此成就

 

 

你的人为什么要离开你?

 

马云的回答是:钱,给少了;心,委屈了。

 

李明顺的回答是:没进步了,或者没空间了。

 

一张白纸的职场新人,总得从某个地方开始,获得长在身上的能力及写在简历上的履历。然后一定会在某天,他觉得这里学不到东西了,以及不能再进步了。

 

于是,你用几年心血为行业输出了一个人才。

 

好像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大多数公司都只能在一个员工的成长期拥有他。

 

年前,腾讯的一个朋友和我聊起腾讯的风险。我说,腾讯的用户结构,核心用户25岁以下,即90后。腾讯既得利益最多的干部是70-85前。也就是说,腾讯既得利益最高、干劲最足的骨干人员,对自己核心用户的体验,其实是隔膜的。

 

腾讯用大面积投资入股的方式,扩展对成熟用户的服务能力。

 

但与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竞争年轻人才、新一代领军人物,还需要组织结构的创新。

 

比如,一个在腾讯月薪2万的产品经理,出来加入一个创业团队,如果成功,拿到的就不是3个月的年终奖。如果不成功,再找个月薪2万的工作也非常容易。

 

也就是说,对于腾讯花了4、5年培养的人才,当前社会给的机会,比腾讯公司内部给的多。

 

李明顺扬州人, 10年前开始研究9型人格。雷军师傅40岁明白的“人欲即天理”,明顺哥25岁就想通了。

 

人欲即天理。但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的“欲”即内驱力,其实不一样。

 

李明顺说,一型是完美型,这种人最适合做财务法律工作;二型是帮助型,这种人最适合做BD;三型是目标达成型,这类人最适合做销售。

 

明顺说,一个下属主动给你看他最近的工作,但每个人期待你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一型,他是做事的,关注事情的完美;他期待的答复是,这件事做得完美无缺!

 

如果是二型,他是帮助型,他希望得到你的感谢;他期待得答复是,哎呀,你办的这个事可帮了我的大忙了!

 

如果是三型,他期待的答复是,放心,这个月一定发奖金。

 

明顺说,如果你和三型人表示感谢,而完全不提及绩效兑现,他会怅然若失觉得领导虚;而如果和二型人表示指标达成发200块奖金,二型人会觉得怅然——我是因为对你的感情在付出,你的反应是给我200块?

 

所以,明顺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人格特性与内驱力,来安排工作,比简单地根据这个人是什么专业,与过去的职业背景,从而确定这个人应该放在哪个岗位要靠谱的多。把一个人放在他天性适合的岗位,他可以工作中很快地学习。

 

因为事实上,这个是个人才泡沫的年代。因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成长过快,如春潮水涨,满街都是沾上了板块红利的人才。行业缺人才缺口太大,一个人得到Title的速度,往往大于实力增长的速度。

 

所以李明顺说,组织结构坚实的第一条,是在每个岗位,放本身特性就该做这个岗位的人。面对每个成长中的人,要踩一脚刹车,独立判断,不要被他过去的履历绑架。否则,人对自己的纠结,又表现为对岗位指标的纠结,多几个这样的人,就会形成组织结构在这个点上失效,影响整个组织的强度。

 

而对于已经走过成长期,比较成熟的人,李明顺说,满街热钱太多,机会太多。所以有点实力的人,天天都被自我膨胀与信心不足煎熬。每天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公司低估了,同时又对自己破门出教后,能创业成功,没有真实的信心。

 

所以,李明顺说他的好贷网做了组织模式的创新。他觉得自己能搭出这样的结构,有三个基础性条件:

 

1)水大了就会有龙,互联网金融是大水,是波澜壮阔的万丈深渊。无数鱼会成龙,你希望那化龙的是你的兄弟还是对手。

 

2)李明顺说:合作是相互成就。我有成就他人之心。

 

3)人性。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希望有所依靠。

 

所以,他说,好贷网是个金融产品的网络平台。也是传统金融人才进入互联网的着陆点。

 

他非常自豪地给我数在好贷山的108好汉,各是什么来路,如同施耐庵介绍宋江的那批兄弟。听上去真的令人吃惊,这些人,这么强的背景,甚至雷军去挖都没挖动的人,为何会加盟一个创业公司?

 

原因是,这些人已经在上一个平台,完成了自己传统金融业务的成长,现在希望转型互联网。自己摸索?还是加入一家公司学习?在一家公司补齐了互联网能力之后呢?

 

李明顺说,如果这个人可以在内部提出完整的创业计划,我们就可以投资让他做子公司,如果他能够独立融资,我们愿意再股份改造,让他成为大股东,以方便后续的融资。

 

李明顺说,当他要的空间,社会能给,而你实在不能给,这个人就该离开了。

 

但凡,你愿意给出空间,哪怕貌似不如社会给的空间大,大部分人都会首先选择留在熟悉的环境里。

 

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雪夜上梁山?

 

其实,这种对功高之人裂土封侯的做法,小米也在用。

 

三千年前,周武王伐纣。抱着“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之心,从岐山起兵。结果居然打了不到2个月,纣王自焚,已经存在500多年的商就此崩盘。

 

快速获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武王和他弟弟周公旦复盘了三年,为什么会这么顺利?今天他们姬家得了天下,是否某天某个犄角旮旯的创业者,不要命地冲出来,揭竿而起,天下英雄云集而影从,他们周是否也会瞬间挂掉?

 

后来,武王和他弟弟做了一个影响中国3000年的决策——裂土封侯,与当下最有实力的人分享利益,固化人才。

 

这番思考的过程,雷军过去的几年多半也是如此。2011年,雷军发布小米1,当时的预期是卖50万部。

 

面对小米的现象级成功,大家多半把目光集中在小米的极致单品策略,参与感的运营策略。事实上,雷军在打造了新的组织模式,网罗、激活、固化人才方面,花了更多心思。

 

小米组织结构的扁平众人皆知,这扁平的组织结构的最核心的价值,是打造一种全员面向用户,由用户反馈驱动组织运行。小米的合伙人模式,大家都知道,但对后来的,能单挑业务的牛人,雷军依然采用裂土封侯,成立小米子公司,给予CEO足量股份,让CEO成为创业者。最外围是小米参股的资源协同。

 

用裂土封侯的模式,打造了环卫小米系统的卫星国。

 

反正互联网不是面积已知的大陆,而是诞生初始,整体不断膨胀的新宇宙空间。

 

此刻,又值一个网络创业的大年,欲望横流,万物生长。

 

那个想要成为王者的人,要能够正视一个人的能力与欲望、承认别人的价值、有成就他人之心。其实,这,真的很难。

上一篇:对标百度 微信也要做搜索业务了
下一篇:全球标杆学习领导者-中国标杆考察俱乐部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