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蕾为支付宝事件道歉的背后是什么?


2016-11-30 11:26:43   来源:   点击:
1、事件回放几天前,大家在朋友圈被芝麻信用积分刷屏了,因为支付宝上线了一个圈子功能。为什么大家要晒芝麻信用分呢?因为支付宝这个"圈子功能,只允许特定的女性人发图文,而男性用户只能打赏,而且只有芝麻信
1、事件回放

几天前,大家在朋友圈被“芝麻信用积分”刷屏了,因为支付宝上线了一个“圈子”功能。


为什么大家要晒芝麻信用分呢?因为支付宝这个"圈子”功能,只允许特定的女性人发图文,而男性用户只能打赏,而且只有芝麻信用分750以上的人才能进行评论。


最引起争议的首先是女性用户发的图文,主要是带有诱惑、暗示的照片,然后用户限制也让人反感。

 

支付宝在社交上步伐之大,被人讽刺为,“社交的一小步,援交的一大步。”“国民老公”王思聪点评说:“o2o卖淫还是蛮屌的。”


2、媒体看法

逼着支付宝最后不得不下架产品,发道歉信,不是网民的声讨,而是官媒发声。央视和人民日报都发声了。

 

央视批评说:“用火辣辣的照片为诱饵,撬动阿里社交生态,同时也进一步激活信贷业务,但是其商业逻辑背后跟着平台伦理。这些产品设计是在围着荷尔蒙打转,有低俗之嫌。”

央视还隐晦的提到了法律红线问题:“芝麻信用分也透露了个人的财产情况。对于一个信息时代来说,这是最大的安全隐忧。”

 

3、彭蕾道歉

网民的反弹,官媒的点名,让远在美国出差的支付宝掌门人彭蕾出面道歉了。


4、事件思考

从彭蕾道歉信和这个事件,能不能读出来一些背后的内容来?有几个点:

一、为什么彭蕾说现在是最难过的时刻?

彭蕾说:过去的这两天,是我到支付宝七年以来,最难过的时刻。为什么?

 1、支付宝被批评了。

 

人民日报和央视的批评,这都是一个信号,接下来可能会有监管部门渗透,这种压力,只有彭蕾才知道深浅。

 

2、支付宝触底线了。

支付宝的大尺度照片的确是违背了阿里文化和阿里价值观了。

 

阿里历史上,有位跟彭蕾级别相当的高管公开道歉,原阿里巴巴CEO卫哲,因供应商客户欺诈事件离职并致歉,作为CEO没有捍卫公司价值观。

 

3、支付宝被污名了。

最让彭蕾难过的,可能是一直如同看护自己生命一般看护的支付宝,被冠以各种污名化,支付宝赖以生存的是“因为简单,所以信任”,现在呢?

 

二、这个产品,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

彭蕾说,“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我们的结论是:

1、产品是有心打造的。

支付宝系列圈子产品的设计,各项运营规则制定,事先显然有规划的,包括产品小二对大尺度照片的友情提示。

 

 2、结果是无意造成的。

尽管支付宝对结果有一定预见性,但是,玩大发了,彭蕾承认,这次伤害了用户感情,也会令坚信阿里文化的同事产生怀疑。

 

三、这个事件背后,有没有幕后推手?

这个事件出来,各路大神开始产品营销、事件公关等角度解读,我们的观点是:

 

1、推手永远只有自己

彭蕾反思说,那么多圈子,为什么独独这事被不依不饶无限放大?背后是不是有幕后推手?其实是没有。

 

这个事件,典型的no zuo no die,支付宝到底向用户传递什么信号?还能不能做一个安静的支付工具?

 

2、推手的确是竞争对手

 

彭蕾说,打打擦边球无伤大雅?谁谁谁当初也如何如何?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谁谁谁”是在影射当年微信不是也摇一摇起家的吗,看到微信玩社交风生水起,微信越界玩支付,大家不反感,为什么支付宝越界玩社交,你们就那么反对?

 

三、支付宝转型之路,应该怎么走?

彭蕾说,支付宝需要转型,这已是一个不需要再回答的问题。问题关键是如何转型?

 

1、圈子是不是好产品?

彭蕾说圈子是个好产品,包括支付宝的实名用户,风控体系,大数据能力,以及信用体系,可以令更多美好且正能量的事情发生。

 

但是,目前除了圈子之外,支付宝似乎没想好怎么利用“实名、风控、大数据、信用体系”。之前支付宝的“敬业福”,“收费群”功能,小编感觉体验并不好。

 

2、支付宝社交之路还能走吗?

彭蕾说,感谢公司内外从理性角度分析帮忙出主意的人。

 

问题是,各路专家叽叽喳喳也没帮支付宝想出什么好主意,大多数的结论是劝支付宝放弃社交这条路。马老师和曾鸣老师,你们怎么看?

 

四、这次是支付宝事件,到底谁来背锅?

1、工作上

彭蕾在事件之后划重点,一是解散擦边球嫌疑的圈子,二对恶意发布突破底线图片的用户永久封号。这算是外界一个交代。

 

2、团队上

彭蕾还说,团队要想清楚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实际上,这是准备美国回来做团队复盘,重新做业务和管理大图的梳理。

 

3、谁的错?

中秋节,程序员抢月饼都能算违背价值观被开除,这次事件影响如此之大,为何没有具体人员担责呢?这到底是谁的锅?

上一篇:华为共享服务中心的成长之路
下一篇:吴春波:华为思科之争背后的华为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