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马云团队在国家行政学院讲课的笔记摘要
2015-09-16 10:14:07 来源: 点击:
一、
互联网是什么
-
如何看待互联网
大众对互联网的看法
-
-
-
看不见
-
焦虑
-
崇敬
-
-
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与人类对火的使用相提并论。
随着发展,互联网变成所有人都离不开的国家基础设施。
八达岭高速
-
-
-
刚修建时,只是条便道,解决北京到八达岭的通道
-
如今,是北京到西藏的通道,成为国家战略
-
-
发展历程
-
-
-
最早是通过PC把世界连在一起
-
如今是通过手机把人们连在一起
-
物联网是把今天还不在网上的东西,连接在一起。
-
未来,人的身体和大脑一定会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
-
-
沉淀下来的大数据
-
互联网公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黑暗
-
只要有基础设施就会有数据,如同走路会留下脚印,使用互联网就会把数据“沉淀”下来。
淘宝不是一个消费的地方,而是了解人们消费能力、生产能力的地方。
淘宝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中国消费者的习惯留在了中国的公司里。
-
数据Vs信息Vs智慧
-
马航370事件
-
飞机跟卫星的握手信号(ping),是数据告诉我们飞机去了哪儿,而非信息。
-
-
阿里巴巴
-
海关要知道进出口情况,需要客户报关。
-
阿里巴巴可以通过询盘情况,预测未来一年的市场变化。
-
要相信感冒的流行,是相信在淘宝上买的口罩多了(数据),还是去医院的人多了(信息)。
-
-
数据的功能
-
不是给出结论,而是提出问题。
-
过去拿数据都是为了证明领导的想法是对的。
-
-
不是发现看不到的世界,而是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
-
不是仅仅是提前3-5分钟告诉我们要发生的事情。
-
-
-
数据开放
-
把现有数据开放不会产生竞争力,只有把数据变成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才行。
-
云计算
-
讲“云”多,讲“计算”的少。
-
“计算”是公共服务,是核心。
-
-
-
未来互联网
-
我们生活在以“硅”为带动的时代在过去,互联网带来影响会使得“硅”的影响下降。
-
硅谷的重要不在“谷”,而是“硅”给技术和时代带来的变革。
-
要让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
-
二、
互联网经济与中国
-
互联网经济
-
过去用电、煤来看经济的好坏,今天要用数据的好坏来看经济的好坏
-
互联网发明不在中国,但通过互联网影响世界会在中国,特别在偏远的地方。
-
美国IT太强,既得利益太多,发展电子商务非常难。
-
今天用阿里云计算的流量是大约100个Facebook,中国的中小企业加起来在能量上也是差不多100Facebook,但能量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
马云的讲课笔记摘要
三、
我和阿里
-
现在是从IT到DT的时代
-
我们在中国称之为外资公司,在美国称为中国公司,在台湾称为陆资公司。
-
我不认为未来有专家
-
经济学家对经济的预判,我是不同意的
-
最先知道市场的是企业而不是经济学家
-
经济学家是通过数学模式、过去的数据推算未来的。
-
越是经济学家的话,越是听不懂。
-
-
阿里人的出身
-
我们的团队,老师多还有警察出身的。
-
老师出身的人是对未来有理想的。学生是没法挑的。
老师最大期待是学生超过老师;最头疼的事情,是学生被双规和破产。
正是因为我不懂技术,才带有崇敬之心、敬畏之心,才更关注用户。
不是需要经验的,是对未来学习的能力,对未来乐观,拥抱改变。
-
我们的想法
-
如果很多人把我们当作搅局者,那我要说搅局今天才刚刚开始。
-
政府部门总是思考如何去影响市场,但实际上是某个角落中的想法,影响了世界。
-
-
培养企业家
-
我们在培养企业家,不是教他们怎么成功的,而是教他们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失败都是相似的,成功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成功。
商场上最重要的是不死。商场的人,活着的就是成功;如同战场的人,回来就是成功。
一个人成为行业最顶尖的人,不是需要他对行业的经验了解,而是不断的学习能力,对未来乐观的精神,不断的改变自己,需要对未来敬畏,对社会感恩。
生意人Vs商人Vs企业家
-
-
-
生意人:有钱就干
-
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
企业家:参与社会发展,甘当社会责任
-
-
四、
阿里在思考什么
-
人类过去是按照经验传递的。现在随着互联网,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世界变得越来越危险。
-
要对过去感恩,对现在努力,对未来坚持
-
阿里巴巴不做帝国,只寻求合作,为中小企业服务。
-
我们为什么做
-
理想主义使命感驱动的公司
-
外资企业外国照顾,国有企业国家照顾,中小企业没人照顾,
-
如何建立生态系统,帮助小企业成功
-
如果一个业务对小企业没有用的,就forget。
-
-
-
如何能活到102年
-
两个愿景
-
企业活80年,成为世界10大网站之一。
-
-
给团队的目标越明确,越有可能实现,而不能是概念
-
百年企业是个概念,阿里巴巴要做102年,1999年2月21日成立到2101年,横跨三个世纪。
-
我们的战略思考,就是要为“102年”有好处,关注未来,关注文化、组织、技术、产品的积累
-
-
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
今天不断问自己:什么机会可以让我们活5-10年
-
靠冒险精神抢的机会,很难,也无法长久。
-
今天做,明天就有效果的事情不做
-
企业必须解决社会未来的问题。
-
五、
阿里是干什么的
-
8大板块
-
6个现业务
-
电子商务
-
阿里巴巴淘宝
-
-
互联网金融
-
阿里蚂蚁
-
-
智能物流
-
菜鸟
-
-
大数据云计算
-
阿里云
-
-
跨境贸易
-
跨境贸易
-
-
中小企业广告平台
-
-
未来的世界问题2H:
健康和快乐
-
-
-
健康
-
未来中国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
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影响的是未来的健康
-
阿里没有健康专家,但有责任和理想
-
要未来的健康,医院和药厂不能越来越多,要提前预防。
-
非人性化的检查处方诊断流程,机器比(无良)医生做得更好。
-
-
体育
-
如何改变中国教育体制,从娱乐开始
-
中国的“教”是很好的,“育”很烂。
-
-
-
-
智商是教出来的,情商是磨难出来的。
中国单打独斗都很好,合作起来的都是问题。
今天独生孩子的家庭,不在体育上做文章是不行的。
孩子不会合作无法跟团队、跟未来合作。
-
-
-
未来中国需要:体育精神、合作精神、娱乐精神、
-
在中国懂足球少说500万,找个不懂足球的人搞足球,才搞的好。
-
体育不是事业(政府),文化不是产业(商业),体育是经济,是娱乐化的
-
-
-
爱业才能成功
-
真正爱好自己做的事情的人,才会成功。
-
英雄
-
-
-
美国的英雄是活着的
-
中国的英雄是死了的。
-
-
美国的战略布局
-
-
-
白宫:国家战略
-
-
五角大楼:军事战略
好莱坞:价值体系
硅谷:技术标准
华尔街:金融标准
不懂技术反而是强项,才会更尊重人才和技术。
老板就是要判断靠不靠谱,靠谱就坚持干。
-
互联网金融
-
缘起
-
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因为金融太完善,IT太发达。
-
中国金融不完善,才有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是我编出来的。金融需要搅局者。
-
-
金融是基于数据和服务的。
-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
-
大部分的坏人都是聪明的。
-
我们必须适应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
-
手段
-
过去是设卡管理
-
今天是行为管理
-
进入数据时代,电脑不在乎你一个人的隐私,只在乎你的行为。
-
异常行为报警
-
输入密码速度变慢、异地登录,都会被捕捉。
-
淘宝上买商品,反恐预警。
-
-
阿里巴巴不管你身份如何,只通过行为来判断。
-
-
互联网金融没有数据+强大计算能力+完善的监控体系,是要闯祸的。
-
-
风险防范
-
阿里巴巴神盾局
-
如果做测试,支付宝就没有出过事情。
-
每天要经受三四千万次黑客攻击。在攻击过程中建立强大的对抗力量。
-
-
-
支付宝
-
达沃斯论坛上收到鼓励:领导力就是对未来的担当。坚定信心,干出支付宝。
-
初创期
-
每三个月向央行写一份报告。
-
余额宝初创时期,监管部门3-5天就要查一次。
-
-
现在
-
每天交易笔数1亿3千万笔,比银联大2笔,20个月超过Visa
-
可以贷1块钱,1分钟。
-
芝麻信用
-
27国家给发签证
-
-
-
发展
-
美国是万事达和VISA来控制世界金融的。
-
支付宝的使命是跟现金竞争。
-
未来的一般等价物也有可能不再是货币,而是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
-
因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中国是最有机会的
-
-
-
-
-
云计算
-
阿里云计算是世界三大计算公司之一(谷歌、苹果)。
-
今天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沿海城市阻力最大。
-
云计算的突破是市场逼出来的。
-
每秒钟80万人使用。
-
淘宝双11时1700万人冲进淘宝。
-
-
做云计算BAT三家一起启动
-
阿里认为未来计算能力是根本。
-
我是因为未来云计算很重要
-
过去几派讨论,完全没听懂,只知道是好东西很重要,坚持搞,其他两家shut down了。
-
技术员认为云计算重要,就都从BT到阿里了。
-
技术员想干是关键,观念的差异好处理。不能只有老板想干,技术员不想干。
-
-
数据分析人才,现在非常稀缺。现在有的是IT分析人才。
-
六、
阿里怎么管理的
-
阿里销售额3万亿人民币,今年超过沃尔玛
-
阿里不轻易雇人
-
淘宝天猫共8000人,沃尔玛2万多人
-
加1个人,销售额增加1个亿
-
轻易加人,组织就不会在产品和技术上做文章,下功夫
-
组织创新比产品和技术创新更艰难。人不能进,绩效要翻翻,就倒逼组织变革。
-
2006年原计划增加8000人,后来只计划加200人,最终减少200人。
-
-
抓住年轻人
-
80后的人(互联网时代)有15亿人,要求参与更多,未来有30亿以上的互联网时代的人需要不同管理和引导方式。
-
改变成功人士很难,现在要搞定未来想要成功的人。改变年轻人,改变父母。改变知识架构,改变未来。
-
-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架构
-
要思考什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关注组织关系的架构。
-
一片善心,可能会把一个行业搞坏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释放体能
-
-
-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
-
商业组织架构:工厂
-
-
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革命
-
-
-
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
-
商业组织架构:公司
-
美国的链条战略
-
-
-
第三次工业革命:开放思想
-
-
-
商业组织架构:平台企业
-
谷歌、苹果、facebook,阿里
-
-
前30年:互联网
-
后20年:借助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
-
-
军队的组织一定是未来商业的组织
-
-
-
二战时,是师团的作战
-
越战时,是千人战斗小组
-
现在是特战小组+强大技术保障
-
-
科技时代是用最灵活、创新成本最低、去中心化的组织,以文化不同、人才不同创造新公司。组织创新推动人才和文化创新。
七、
科技创新战略
-
电子商务
-
中国与美国的差异很大
-
过去
-
沃尔玛时代,标准化、规模化、资本化,强化B2C
-
-
现在
-
标准化、规模化、资本化,现在成为阻碍创新的制约。
-
现在是C2B,按需定制,大规模柔性生产。
-
阿里卖货的目的是获得数据。
-
上一个世纪,人当机器。现在是机器当人。过去机器吃电,现在机器吃数据。
-
-
未来
-
个性化是未来的需求,一条流水线,做出5000件不同的衣服
-
物流的发展,会颠覆现在的城市布局
-
完善完整的商业流动系统+组织文化、人才创新
-
-
-
人与机器
-
每一次技术革命比前一代创造的就业机会更多,只是要求的人的素质越来越高
-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将会给政府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
人类超过机器的是情商、勇气、价值体系。
-
-
经济发展
-
过去招商是7通一平,现在要靠现代物流、数据、金融服务。
-
相比世界各国,中国经济政策、招商政策的优惠已经很了不起了。
过去三驾马车:出口(马车)+投资(马车)+消费(牛车)
-
-
-
消费
-
消耗
-
浪费
-
-
-
中国是必须拉出13亿人的需求。
大数据只需要光纤,不需要道路。
今后的路,是数据之路,信息之路。
多大规模的数据服务是哪提供的,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标准。
-
企业家
-
企业家是社会中特殊的人才和资源。做企业不是简单的事情。
-
企业家是社会经济中的科学家,是特殊资源。
-
两创
-
两创很伟大,但100家公司,95个不知道怎么死,4个看着死,1个勉强活下来。
-
两创,在今天不做好准备,未来会死掉很多企业,会非常麻烦。
-
-
八、
未来战略方向
-
全球化
-
前20年
-
全球化是美国化
-
中小企业没有得到很多好处
-
WTO
-
以大公司主导的贸易规则输出,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灭亡。
-
各国建立的组织,企业跟进。国家的摩擦,让企业很麻烦。
-
-
-
未来20年
-
EWTO
-
为小企业的全球化
-
建立未来世界新型贸易规则
-
-
全球化=互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销售阿里最大,全美最大。
-
-
一带一路受惠的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或者说“一带一路一网”更靠谱
-
管理越严谨,服务越周到,创新越完蛋。
-
-
农村
-
过去农村信息化不可能,现在人手一台手机
-
农村的电子商务将有大发展。
-
-
云计算大数据
上一篇:邓德隆喊话雷军:“小米再不回归初心就很危险”
下一篇:中集学院院长张卫红解读领导力:一个好的领导到底什么样?

考察研学联系方式/参观预约申请
- 联系电话:010-52463211
- 联系手机:13661395399
- 联系人:万斌老师
考察公开课推荐
- 2025年公开课考察计划
- 2025年11月24-25日 对标阿里巴巴&抖音&网易 学企业出海营销实战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领军企业出海秘籍 对标华为、联想、传音 出海实战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国企业出海营销的制胜之道 考察美的、名创优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专场 对标华为、腾讯、京东 学HRBP如何为业务创造价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专场 对标华为、腾讯学HRBP如何为业务创造价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专场 对标华为、腾讯学HRBP如何为业务创造价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创新营销密码 对标小红书、抖音、瑞幸咖啡、东鹏特饮
- 5月19-20日 对标上海星巴克、东鹏特饮、霸王茶姬、泰山原浆 学习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进北京阿里&智谱&京东&华为 对标AI赋能企业增长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