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杭州:阿里光环与被遮蔽的“浙大系”


2015-06-12 10:24:50   来源:   点击:
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38次提到创新,并明确提出互联网+。一时之间,似乎人人都开口谈互联网,闭口说工业4 0。创新在这个国家,受到信仰般的热烈追逐。曾经的中国崛起,一度被打上山寨、
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38次提到“创新”,并明确提出“互联网+”。一时之间,似乎人人都开口谈“互联网”,闭口说“工业4.0”。“创新”在这个国家,受到信仰般的热烈追逐。

 

曾经的中国崛起,一度被打上“山寨”、“没有技术含量”、“供应链低端”等的负面标签。十年前,“加大自主创新”被提上国家层面;三年前,“创新驱动发展”写进了国策。华为、中兴、联想等领跑科技制造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互联网产业,英雄辈出,江山迭代——本世纪初有互联网“三剑客”,现在是BAT领军。

 

从城市中国的角度出发,中国创新地理呈现着这样的格局:

 

以中关村为核心,北京有着中国最活跃、最完备的科技创新生态圈,也有数量最多的互联网强势企业;华南地区,深圳孕育了腾迅、华为、中兴、华大基因等科创龙头;华东地区,尤其长三角区域,整体创新实力依然最强,但是当精确到城市,虽然上海还在许多创新城市排行榜中占据着第二的高位,但是不能掩盖上海互联网业正面临着整体沉沦的事实——老牌巨头盛大和巨人先后退市,新兴的如“饿了么”还处于发展阶段。

 

以上城市可以算作中国创新地理的第一梯队。但是我们认为,更加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城市,这些城市的创新未来代表着中国“创新兴国”的升值空间。在这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中,难保哪天这些城市就会取代第一梯队的城市。比如说,当上海开始沉沦的时候,与它相隔不远的杭州,却在升起。

 

一直以来,我们说起杭州,自然会感叹一声“人间天堂”;但是现在,杭州还有“阿里巴巴”这张金名片,也有正在形成的电商生态圈,或许还会有更多“小阿里”。

 

 

因此,凤凰城市“创新地理”本期关注杭州,以抛砖引玉,希冀更多观察者与思考者对创新城市有更多想法,也欢迎各方来稿争鸣、推荐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崛起的“天堂硅谷”

 

“天堂硅谷”,本是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给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题词。现在,是杭州这个城市在打造的身份铭牌。

 

“天堂”自不必说,湖光山色是杭州的天生丽质;所谓“硅谷”,也不仅是个口号:2009年,杭州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杭州排名第三(不含直辖市),紧随深圳、广州之后。

 

然而一直以来,相比北、上、广、深,杭州的媒体关注与资本吸引,要少很多。一般人只知道杭州有家阿里巴巴,它旗下的淘宝是女人的销金窟;再细心一点的人或许知道虾米音乐、蘑菇街、挖财、网易研发中心;再业内一点的人,知道围绕阿里产业链,这里还有一些企业形成的电商生态圈,所以杭州被誉为“电商之都”。

 

但事实上,在杭州,除电商外还有许多涉及到网络与信息服务、智慧城市、金融IT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杭州市有1778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427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而随着2014年阿里上市,诞生了不少千万、亿万富豪,这一轮“造富运动”,拉动了杭州的创业大潮,也为杭州互联网等科技领域创业吸引来更多的关注与资本投注。我们与资本市场一样,在评估、等待,这个城市,能否、需要多长时间、再出现多少“小阿里”?

 

阿里“云”扩散

 

杭州与阿里巴巴,很难说是城市孕育了企业,还是企业成就了城市。按照马云的说法,阿里和杭州是“命运共同体”。

 

马云对年轻人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的梦想,从杭州开始,但先后在北京与上海遭受到冷遇。但是后来,回归杭州,阿里逐渐从梦想变为现实。

 

也许因为这里是马云和他团队大多数成员的家乡,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调动资源,也能最安心地奋斗。也许是因为这里不像北京,有那么繁复的体制束缚。也许因为这里不像上海,总部经济的精英气质,资源的高成本,在那里很难实现屌丝的梦想。也许就像有人说的,杭州人的包容性,让他们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采取放任与鼓励的态度。

 

而且,创业初期、专注于B2B的阿里巴巴,定位是“不抓鲨鱼只抓虾米”,是为浙江乃至全球的中小企业创造最大的网上专业市场。杭州靠近浙江众多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的地缘优势,相对北京、上海来说低了不少的创业生活成本、市场竞争压力,都是阿里巴巴能在杭州稳定成长起来的重要原因。

 

而现在,这座城市与这家企业的关系已密不可分。2014年,阿里营收超过708亿元人民币,纳税总额为109.4668亿元人民币。而对杭州来说,阿里带来的效益远不只是税收对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

 

围绕着阿里巴巴,杭州形成了一个电商生态圈,在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网络营销、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领域涌现了众多电子商务服务商,形成阿里企业生态圈。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网站都集聚在这里。可以说,杭州这一富贵闲人的南宋故都成为了当代中国“电子商务之都”。

 

另外,阿里与杭州,正在学习硅谷与西雅图,探索政企合作的模式。秉承“互联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阿里与杭州市政府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智慧杭州与信用杭州。2013年底,二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五区一系”,即电子商务服务业、现代智能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集聚区和“信用杭州”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包括政务云、菜鸟物流、浙江一达通等十多个阿里巴巴的新兴项目,从东到西,由南及北,布局在杭州的下沙、桐庐、滨江、萧山等地。阿里是杭州西溪园区(即淘宝城)、西溪谷园区(支付宝园区)、滨江园区、云溪小镇等科技园区的主导者。而这些园区,包括阿里的老家湖畔花园和现家华星创业大厦,甚至还带动了旅游观光以及周边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阿里吸引、并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和电商人才。有人统计,现在至少有154位互联网企业CEO出身阿里。他们中的多数,在杭州。大家也许会熟悉的有如蘑菇街的创始人陈琪、岳旭强;米折网、贝贝网的创始人张良伦和郁佳杰;挖财的创始人赵晓炜(元宝);同程网创始人吴志祥;爱图购的创始人谢旭;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及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虾米网的创办人王皓等;唱吧的创始人陈华、米折网张良伦等……

 

这些人才,有的成为阿里生态圈中的一员;有的自发创立互联网企业;有的在为传统行业做电商化运营。按照卫哲的说法,杭州的特点是,人才吸引来了就很难再被挖走。

 

众所周知,阿里上市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与千万富翁。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持有阿里股权的前员工。2014年11月,阿里在杭州召开了“离职员工大会”。马云号召他们善待财富,鼓励他们创业。

 

而同时,这一轮造富运动,还吸引资本市场的目光聚焦到杭州。这其中不乏IDG、红杉资本、B12粒子基金、天使湾等知名投行。作为曾成功投资百度、腾迅的IDG资本,将在北上广深之后,于2015年入驻杭州。

 

资本市场殷切期待着在杭州再出现一批“小马云”,这无疑给杭州的互联网及科技创新创业大潮投入了更多的诱惑与刺激。据说,在杭州夜市吃个晚饭,都能听到身边的人在谈创业。杭州,俨然已成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的梦工厂、创业沃土。

 

被遮蔽的“浙大系”

 

 
也许阿里之于杭州,就像黑莓之于滑铁卢市,是一个企业光耀一座城市的典型故事。但是一座城市,如果只靠一个企业,又怎能长久?硅谷,早期有惠普,后来有苹果和微软,再后来有谷歌……有无数在用智慧创造价值的企业。杭州要做的,不是滑铁卢,是硅谷。
 

 

杭州不会只有一个阿里。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网站显示,杭州有51个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科技园区,其中包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六个省级开发区;有66家做孵化器,5个做科技担保与创投的公司。这些园区里,不仅有阿里巴巴,还有杭州吸引来的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迅、网易、京东等都已在杭州布局,或是建立分公司、或是建设产业园区。尤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如挖财所属的杭州财米科技有限公司等现在互联网第三、第四梯队、但前途无量的互联网公司。

 

在互联网之外的科技领域,杭州也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如网络与信息服务领域的华三通信拥有超过5500件的专利,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已进入全球视频监控前十强。

 

与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类似,杭州集聚了浙江省80%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全日制高校38所,国家级科研院所24家,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49个,中科院联合共建研发机构11家,省级科研院所38家)。这些机构为杭州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2013年杭州市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达20.03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3.44%。2013年全市企业R&D经费支出已达193.04亿元。

 

有人说,浙大之于杭州,正如斯坦福之于硅谷。浙大在阿里巴巴的发展中输入了许多优秀人才,互联网创业江湖里更有一派以史玉柱为代表的“浙大系”。但是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的史玉柱将事业放在了深圳,而现在由阿里连锁反应出的互联网创业环境,让更多浙大学生在杭州创业。

 

对于IDG来说,“浙大系”学子创业,也是吸引他们入驻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本市场的支持与大学创业环境,确实是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硅谷发展之初的影子。

 

杭城“硅谷”路

 

 
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市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支持,对于创新创业环境、政务环境和法制环境的打造,也是杭州落实“天堂硅谷”,提高城市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保障。
 

 

杭州市科技局告称,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届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众创空间超过1000万平方米,激励10万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杭州成为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基于此,杭州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与保障性的政策法规。如2010年,杭州出台“雏鹰计划”,鼓励大学生及归国留学人员自主创业,以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已累计引进留学人员7500余人;2011年,出台“青蓝计划”,鼓励和扶持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专家通过带技术、带专利、带项目、带团队等形式在杭创业。

 

马云曾说,杭州是一个造梦的地方,也是个能够梦想成真的地方。这句话,被杭州官员称为杭州最好的城市宣传口号。杭州在与北上广深竞争,吸引一大批的人才来杭圆梦,这些人也在帮助杭州圆一个“天堂硅谷”的梦。

 

(来源:凤凰城市 文:龚奕洁)

上一篇:9方面澄清被误读的"一带一路"
下一篇:鹅厂娱乐令:内容为王的时代,为什么好的内容不“鸟”所谓的平台?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