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2023-04-16 06:36:09   来源:   点击:
人在职场,就没有不累的。 尤其当你越往上走时,就越觉得累。每天都有各种事情等着你去处理,每天你都可能在想:“太累了,我不想干了。” 累,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在走上坡路。但是,你的累是有成果的吗?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或许,真正让你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01

这3种工作方式,阻碍了你的职场发展




我们一直都认为,如果一个人智商情商正常、学习和工作意愿高,就一定能出成绩。


但在职场上,有一些人,十分有意愿学习,也非常努力,工作产出却非常低。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差距?


通过对比这些人与产出高的人的工作方式,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存在四个问题。


1.只有执行,没有深度思考


大多数人的工作习惯是:


在接到一个任务后,就开始火急火燎地执行,总觉得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就一定能干好这个事。


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


打个比方,你出去旅游,同样的目的地,你选择哪条路线,选择什么样的出行工具,所花费的时间和游玩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很多管理者是只会执行,没有思考的。


因为他们每天都太忙了,一整天有各种事情需要处理,还要不时地被老板或者其他部门临时抓去开会。


那,作为管理者,如果你只懂得执行,不深度思考,那一定会把自己累个半死,还未必能拿到结果。


那该怎么深度思考?


其实,做好深度思考并不难。稻盛先生认为:


如果愿望要变为现实,普通程度的、随便想想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是“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能那样该多好啊”这种淡然的、可有可无的、不迫切的愿望不行。


愿望强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


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如果从身上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


抱着这样的愿望,聚精会神地、一心一意地、强烈而透彻地进行思考,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所以,深度思考的前提,是有强烈的愿望。这是稻盛先生告诉我们的。


因为强烈的愿望,可以让你专注地深度思考。


那,能力和努力程度几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运气、因为命运。


但是稻盛先生却认为,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持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热度、大小程度上的差异。


所以,废寝忘食,思考、再思考、透彻地思考,这并不是简单的行为,必须持续抱有不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乃至不知不觉中让这种愿望渗透到潜意识之中。


没有这种愿望加持的深度思考,是没法在工作中输出成果的。


2.只有重复,没有精进


还有一些人,看似很勤奋,却一直是低水平勤奋,没有精进。


其实,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没有进步。


稻盛先生经常拿扫地这件事做例子,来说明精进的重要性: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常用“扫地”作为例子。


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扫试试会怎样呢?或者,光用扫帚打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样?


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买吸尘器要花成本,但从长期看,可以节省时间精力。


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


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


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


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并让它发展壮大。


一切亦非不可能。


如果有另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天天都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进步,绝没有发展,一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仍然磨磨蹭蹭,还是扫地而已。


这样的事,不只限于扫地。


对工作和人生也完全一样。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


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


你看,这种低水平勤奋是不是在悄无声息地毁掉你?


记住,比重复低水平的努力重要1000倍的,是钻研创新。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动脑筋改进的人与漫不经心的人相比,时间一长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3.只关注任务,不关注目标


高效人士和低效人士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任务导向与目标导向的差距。


关注任务,其实就是“任务驱动”思维,做事情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看似费时费力在干活,但和目标南辕北辙。


关注目标,其实就是“结果驱动”思维,我们假设结果已经达到,然后从成功的结果上往后推,成功的前一步应该做什么,前两步应该做什么……


一直推到当下,推到今天,推到正在谈论结果的自己面前。这样的计划才会有执行力,目标也才会更加清晰。


稻盛先生总结的《京瓷哲学》中有这样一条:
深思熟虑到“看见结果”。


这就是典型的结果驱动思维。


最初只是梦想或者愿望,在大脑中进行认真反复的模拟推演,这样做如何,那样做又如何。


不知不觉中,梦想和现实的界线逐渐消失,尚未着手的事情,却感觉到仿佛已经做过,由此逐渐产生出一定能做好的自信。


这就是所谓“看见结果”的状态。


稻盛先生说到。


你看,采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从结果出发看待问题,我们才能够突破问题本身的束缚,从而看到问题之外的突破口,并且掌握杜绝再次发生的方法,在严格要求的条件下高效办事。


02

你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你一生的成就


那,要如何改进你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呢?


我们结合稻盛先生的哲学总结了以下3点经验,供你参考:


1.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科学研究发现: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


那该如何让自己保持专注?


稻盛先生有一个妙招叫:有意注意。


他说: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意识集中,就叫“有意注意”。


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环境下,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都应该用心关注,认真对待。开始时做到这一点也许很困难。


但是,只要从平时起,有意识地坚持这么做,“有意注意”就会变成习惯。


如果能这样,那么在任何状况下,全神贯注于某一现象,这种基本素养就能够掌握,因而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能立即抓住其核心,很快予以解决。


做事不能漫不经心。哪怕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也要养成认真注意的习惯。


如果平时对于微不足道的事都一一认真思考,那么感觉就会被磨炼得非常敏锐,于是能随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一旦出现问题,在脑中能瞬间闪现出解决方法。“哦,只要这么做就行了。”


这并不是因为借鉴了丰富的经验,而是头脑高速运转的结果。


经过“有意注意”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了最好的对策。


稻盛先生还说,只要坚持10年、20年,就能变得思维敏捷、思路清晰。


这种有意注意的方式方法,就能让你不断专注。


唯有行动,才能将想法变成办法,让理想照进现实。


2.统筹式工作


真正的统筹式工作,有两个特征:


a.有计划地工作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重视就在哪里。


有计划地工作,其实就是管理好时间,但仅仅管理好时间还远远不够,你还要更进一步,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不懂得抓大放小,把80%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总有一天会坚持不住。


那该怎么有计划地工作?


你可以从写日报做个详细的日计划。


比如像稻盛先生说的:


“贯彻完美主义”“认真努力,埋头苦干”和“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三个条目。只要每天坚持,就能看透本质。


你是否每天做好了这三个条目?


再比如,稻盛先生说:


首先是拼命努力,不折不扣完成每一天的目标。


你今天的目标完成了吗?


那仅仅是完成而已吗?有没有今天比昨天好一点?


写好日报,管理好时间和精力,你做的就是有用功。


因为,大部分人在80%的时间里都是做无用功,根本原因就是没搞清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b.每天总结


当你听到一个金句,学习到一个好的工作方法时,很多人的做法是貌似听过,但是再加以实践的时候,就忘了。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稻盛先生说:


必须拿笔记下来,并将笔记放在身边。一旦发生某些事情,看到这个笔记,就会想起必须以理性去应对。


另外,记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稻盛先生在《心》中说:


为了获得卓越的成果,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呢?


这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思考,我都记在了实验用的笔记本上,这成了我的习惯。


从研究者变成经营者以后,我的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我把每天在工作中获得的体会,包括思考和语言,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这些从技术员时代开始记录的笔记内容多样,成为后来被称为“京瓷哲学”的企业哲学的原型,支撑着京瓷公司的成长与发展。


3.时时复盘,不断精进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复盘。通过复盘来诊断分析,强化自己的能力,就能达到精进的目的。


那,怎么进行复盘呢?


我们结合稻盛哲学分享复盘的三个维度:


K(Keep保持):保持每日提升理念


从年轻时起,我就习惯在枕边放上几十本有关哲学和宗教的书籍,每晚临睡前都要翻阅几页,不管多晚回家,都要翻一翻。


每当我阅读宗教书籍或哲学书籍深受感动时,经常会感觉内心澎湃,难以为继。


这时,我就会在这些文字下划上红线,再读一遍。这样一来,有时仅仅一页内容就会读上三四十分钟。


我认为读书本该如此。一目十行地草草阅读通俗易懂的书籍,绝对无法掌握其中真谛。


一本好书中蕴藏着许多感人至深的金玉良言,反复阅读这些内容,即使一天只读一页,只有把书读深读透,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从年轻时我天天就这么努力。所以我才会把自己的前半生归纳为“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天”。


P(Problem问题):回顾、检点自己一天的行为是否符合正确道


当一天结束后,回顾当天自己的所作所为,并进行反省。这点非常重要。


“今天有没有让别人感到不快;今天有没有对人态度冷淡;今天有没有表现出傲慢;今天有没有做出卑劣的举止;今天有没有自私自利的言行……”


需要像这样回顾自己一天内所做的事,以确认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人间正道”。
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存在需要反省的地方,那么不管是多么小的事,都必须改正。


T(Try尝试):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


在每天的工作中,要经常带着“为什么”的疑问,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一点很重要。


不管什么工种、什么工作,都要相信有进一步改善改良的余地,“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反复钻研创新。


不满足于今天的工作,哪怕是微小的改善改良,都要积极去尝试,不断积累。这样每个人的小小的创意改进积累起来,就能带来巨大的进步。




03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你的工作方式。你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你一生的成就。
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首先,你要学会专注,以有意注意磨炼这种能力;其次,你要以结果为导向,用日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事后,你要进行复盘,不断精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周而复始,坚决执行。相信,你会迎来更快的成长。

上一篇:东方甄选分红,发7.75亿红包
下一篇:华为的客户经理如何搞定客户?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