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子张勇:阿里巴巴要找这样的人


2019-02-27 09:37:32   来源:   点击:
最近,张勇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在上一期BABA说中,贴出了他谈阿里巴巴与世界相处之道的部分。而今天,我们还会继续分享张勇是如何看待阿里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的,以及他对创业者们的一些建议。这期的访谈实
最近,张勇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在上一期BABA说中,贴出了他谈阿里巴巴与世界相处之道的部分。而今天,我们还会继续分享张勇是如何看待阿里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的,以及他对创业者们的一些建议。


这期的访谈实录同样精彩。

 


 

谈组织架构调整

 

问:我记得你在2015年一次架构调整当中提出,这几年阿里基本上都在不断架构调整,最近也有一轮新调整。阿里成立了一个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天猫拆成三个,调整没有涉及到淘宝,像进口、IoT、天猫精灵业务直接向你汇报。能不能讲一讲背后的思考逻辑是什么?

 

张勇:这几年每年都有一个大调整。基本上按照我的习惯,双11以后,一个大节点过去后不多久,临近年底为明年做准备,最重要的准备就是组织准备。组织调好后,开始做规划,看人,具体谁做合适,生产关系要及时调整。

 

这次调整也是在前几年基础上,面向未来去打基础。云变成云智能,最核心是要把阿里中台的技术能力,跟云这个未来社会的商业基础设施更好结合。云如果要成为全社会商业基础设施的中台,首先要把阿里中台能力全部赋予云,同时云不能只是卖虚拟服务器、卖硬件或卖资源,更重要它是有智慧的。云智能是一种能力,计算力是一种能力,把这些能力跟我们的基础设施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我们客户。

 

现在上云好像被普遍认可。我会不断问一个问题,一个企业把本地部署的机群搬到云上,仅仅是因为可以省几个管理人员,可以少买几台服务器吗?当然这也是优势,可以带来便利。我们在不同行业,要形成云上面叠加的服务,智能化是所有行业普遍需要的一种计算能力。这是在云上面的非常重要的变化。

 

天猫的这些变化,最重要是源自市场的变化。新零售提出两年后,基于品牌商的视角,基于零售商的视角,基于进出口的视角,整个商业模式都变得不太一样。所有组织的变化,无非就是纵和横、分和合两个序列关系,组织设计和变换,就是纵横怎么划,什么分什么合。你要跑得快,就要分,你就纵向。你要沉淀经验、沉淀知识积累,你就合,你就变成横向。

 

这次组织调整,一些新业务直接对我汇报,就是让这些未来的业务能更快跑起来。第二是让新一代领军人物更好地冒出来,而不是一层一层压在下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把第三排的人往第二排提,把师级单位变成军级单位。

 

至于淘宝,淘宝是我们的基座。淘宝前两年升级得很厉害,可能我的风格就是永远不会所有团队都动。如果站在三年、五年的视角,就会发现所有团队都动过了,每一年轮流进行这样的调整。我从来没有一年所有团队都动的,不会的。一定是今年到这个阶段,解决什么问题,为未来做什么。

 

淘宝是消费者业务创新的源泉和大头,也代表最广泛的用户认知。它做好支持创新的工作,本身也能产生很多新业务,这是我们对淘宝的定位。

 

问:天猫双11,还有ALL IN无线战略,让阿里在过去的发展迈过很多关键节点,最近看你在内部分享说,每年会思考还需要哪些方面的人,哪些赛道是空的。可否分享一下,还有哪些赛道可能会引爆阿里下一个重要节点?

 

张勇:我们需要更多拥有多样性特质的同事,对人才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你永远发现锅盖比锅要少。核心是我们要找的同事,一方面他有非常好的行业经验,但是行业经验有的时候是双刃剑,最重要还是愿意学习。他愿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接受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包容性、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也愿意放空自己,不论在哪个行业已经很牛了,可能来了以后,愿意放下自己,重新学习。

 

其实你已经有的东西是你的本能,你需要增加不同纬度的知识和经验,跟你的本能自然融会贯通,而不是刻意守着我有什么经验,如果这样,反而是有问题的。对于我来讲,就是怎么样找到这些有学习能力、谦卑、有好奇心的同事。他其实在某个行业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他愿意放下自己,这就是我的基本工作。每年找一些这样新的同事,通过三年、五年,能够成为阿里未来业务的核心,这一定是我持续的工作。未来再大,机会再多,最后都是靠人做出来的。

 

最终你会发觉,有些创新业务成功了,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真正的业务,甚至有些业务想法,三年以后还只是想法,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人不一样。

 

新赛道也是一样。新赛道跟人有关系,光自己想新赛道没有用,有些东西是因为有了这个人,想到了这个赛道,有些是因为有了这个赛道,去找这样的人,这是相辅相成的。

 

“创造者要善于将0变为1”

 

问:现在提到企业文化,很多人说阿里文化就是加班,你怎么看,你觉得阿里组织文化是怎样的?

 

张勇:阿里的核心价值观和特质,就是客户第一、拥抱变化。这些是我们最核心的文化,你要主动拥抱变化,要敬畏客户。当然“客户第一”最难的一点,就是在消费者这样的用户和企业客户之间怎么平衡。你在不同的客户之间,他们是商业合作伙伴,也是产业链各自的关系,他们之间也有商业利益,你怎么平衡,做出取舍,这是“客户第一”最难的。

 

反过来加班是另外一个问题,前两天在内部的“百年湖畔”,就是总监以上的管理者培训中,有一个人问我,说逍遥子你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平衡打几分,能平衡吗?我回答我的分数是3.5-,肯定不能平衡,我认为还没到不及格,但已经很糟糕了。第二工作生活不可能平衡,我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有双倍的付出,就有双倍的收获。

 

我们很多同事、团队,其实一个阿里人背后是一个家庭在支持他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量确实非常大,很多人是从异地到杭州,甚至全球异地。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决定。所以我们叫“快乐工作、认真生活”,不是“认真工作、快乐生活”,我们希望能够平衡一点,但你知道这很难做到,你努力做到最好,但这就是你的选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选择。

 

问:之前一次内部的演讲,你提到最珍惜员工给你的内网标签是“创造者”,你也经常提到“创造者”这个概念。对于拥有八万员工的阿里,怎么激发大家创造创新的精神?

 

张勇:第一,要求八万人的团队创造,要从自己做起。如果这个团队的一号位,从上往下,最上面的人不能创造,不要光要求你的团队创造。

 

当然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你擅长一个领域,团队有一些互补性,这时候你作为领导者,要善于观察,嗅觉要好,你要找到那些闪光的东西,哪怕他只有0到0.1。作为一个体系,要善于把1的东西变成10到100,到1000。创造者本身要把0变成1。这是必须的,两者要结合起来。你必须从自己做起,而不只是说大家创新吧,每年给大家评个奖。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年有什么业务、什么想法是因我而起的。我要求创造出这个东西,或者说我组了一个局来创造这个东西。只有这样,工作才有乐趣,不然无论CEO也好还是主席也好,只是一个行政管理者。

 

问:你刚才提到团队,你觉得什么样的团队是优秀的团队?

 

张勇:第一,团队必须要有它的特色,不能中庸,看上去什么都行,但是没有特点。你只要有特点,就可以用别的团队和别的人去补充它。人不怕有缺点,但就怕没特点。

 

第二,团队需要学习能力。学习也是一种能力。今天互联网、数字经济处于最前沿,再怎么讲,最后没有能力也是扯淡。你还是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还是很重要。

 

第三,心要开阔,最终团队还是要成就别人。就像我们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成就客户,让客户变得更好,而不只是成就自己,来证明自己我有多牛。

 

问:对于内部团队,要找要有好奇心、有创造力的人。对外部的一些创业者,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你有什么样的意见?

 

张勇:大家说起风了,猪也会飞,现在确实风下来一点,倒是看谁真会飞。创业是一个最高风险,也是最难、最艰巨的经历,最终还是要拼视角,怎么找到客户痛点,客户痛点就意味着市场机会。第二拼能力,你怎么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解决客户痛点,你就有机会。第三,有的人有很好的视角,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开始的时候很好,搞了一年以后就众叛亲离,团队没法在一起,还是要成就别人,成就别人有客户,也有自己的团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创业是高风险,小概率成功的事件,无论经济好,经济不好都是这样。只不过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把问题反映得更彻底一点。好的时候,把规模做上去砸钱,抬高估值,拿到更多的钱,再砸钱,再把规模做上去,变成定式。最终还是要耐得住寂寞,创造出一些核心价值。

上一篇: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 ——任正非在武汉研究所的讲话
下一篇:华为新员工培训“721法则”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