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马斯克的认知论:如何把一件事做到十倍好


2017-11-09 08:38:07   来源:   点击:
PayPal、特斯拉、Space X、SolarCity、互联网、汽车、航空、能源……这些关键词统一指向了一个男人——埃隆·马斯克,他是目前硅谷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创始人在跟我们聊天的时候,都会提及马斯克。关于他的
PayPal、特斯拉、Space X、SolarCity、互联网、汽车、航空、能源……这些关键词统一指向了一个男人——埃隆·马斯克,他是目前硅谷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很多创始人在跟我们聊天的时候,都会提及马斯克。关于他的故事已经太多,所以我们就不再赘述了。

我们始终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是由很多关键因素所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点源自认知。因此今天我们试图去抽象、还原马斯克的认知世界,试图整理出一些产生价值的线索,比如他是怎么看待认知、团队管理,以及战略布局的。希望你会喜欢。

以下,Enjoy:

 

认知,确立决策能力

 

1、深度&跨界

 

专攻领域: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不断向行业渗透。

方法: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找到该领域最有权威的专家进行咨询。

 

跨领域学习:打破传统思维界限,产生全新的认知肌肉,同时提供了信息优势和创新优势。

方法:研究不同领域的核心概念,并经常将这些概念联系到日常生活和真实世界中去。

 

2、人生有时候只缺一次正确选择

 

基于事实做决策:这种思维方式是执行层与管理层的本质区别。

 

优化选择:并非所有事都有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别钻牛角尖儿,关键在于思考制定方案,再设法改进。

 

3、第一原理

用“第一原理”思考问题,而不是比较。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这样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认知,确立决策能力

 

1、创始人自我管理

 

定位:颠覆者从来都不是在原有行业诞生的;定位前先认清自己的角色与位置。

 

执行:对一件事,保持一如既往的关注;要拥有超强的执行力,没有全力以赴,就会错失良机。

 

自控

 

  • 行为管理:掌控全局的能力对于创始人尤为重要。

    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控制别人。创始人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结果走向,错误的导向也会影响投资人的判断。

     

  • 情绪管理: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是你对待他人的方式。

    自我膨胀只会让财富与员工离你而去,创始人要有敢于做梦的能力,但也不要过分自嗨。

 

2、团队管理

 

用人:

 

  • 沟通:创始人必须思考影响团队运作的因素是什么。想要更好的沟通,就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基于他人的认知。

     

  • 协作:分工明确;空降兵的考量十分重要,如何让这些和公司没有打过仗、共患难的人快速融入并创造价值是创始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 危急时刻:考验团队与创始人的时刻。如何回应外界的质疑,如何安抚员工,如何修复内部裂痕需要创始人全面思考。

 

洞察:对人性的洞察,能够帮助你在营销、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

 

 

战略,决定企业走向

 

1、定位

 

一家公司的立足之本是1,其余都是后面的0。

比如做产品,创始人和投资人应该基于用户本身提出更有价值的思路和方向。

 

2、创新

 

真正的创新,不仅是将有限资源充分利用,而且要更高效的推进事物。

 

3、时间和成本是革新关键

 

商业解决的都是效率问题,互联网缩短/拓展了人类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思维能力。

创始人需要熟知当下的发展形势,提前布局。比如,效率低下的行业,转而把它变成有前景可改变效率的事业。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指望总在盛赞中生存,欣喜与失望往往是交织的。

 

如果处于创业的低谷时期,你需要get以下4点:

 

  • 试错的成本在创新的事业里是不可或缺的,但这同时也为自己打造了壁垒,因为这些坑后来者也需要越过;

     

  • 任何时候都不要回避错误,隐瞒的代价远超于错误本身;

     

  • 永远待命,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 失败也是阶段性的,挺过这个点比一直都成功要更有决定意义。

 

 

 

延伸阅读:

 

 

 

用马斯克的方式理解马斯克

 

 

 

古时候有个皇帝。大臣报告说,百姓穷的连米粥都吃不上了。皇帝很不理解的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汤呢?这是个流传很久的有生命力的真事。但真问题不在于皇帝不理解百姓,让他去百姓家里住两天就行了。让百姓理解皇帝却是很难,他们不可能都去皇宫住两天。自上而下的理解不难,自下而上的理解很难。

 

矛盾在于,当我们越是觉得一个人如此独特,而越想要理解这个人为何如此独特的时候,我们越不可能真实的理解他。他之所以被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他跟我们之间的差异大的不可思议。我们每天都在理解一些人和一些事,这是我们活着的基本的元素,对于理解这个事情而言,这是一个恒常的问题。伟人注定是会被误解的。

 

在TED演讲现场,马斯克(Elon Musk)被问到,你在差异如此大的各个行业都做出成功的创新,你如何做到的?马斯克说,我实在不知道。然后双手合十于胸前很虔诚的愣了几秒钟,勉强的补了一句,我很努力……后来,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问马斯克,你如何完全自学就掌握了顶尖的物理学?马斯克说,我读书啊,书就在那里,去读就行了。当时的钱颖一努力的在掩饰自己的一脸茫然。这两个片段似乎也在佐证,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马斯克也不知道如何用我们能听明白的方式说清楚自己。

 

金刚经和道德经讲述高境界的智慧。里面有一些我们看起来逻辑完全矛盾的词句,比如,说法者,无法可说,是为说法。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会忍不住问这些大神们,你到底是说了还是没说呢?你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既然你说了就表示不知道,那你还干嘛说呢?这样的疑问在我心里真实的存在着,但我也同时觉得这些疑问都是那一句话的翻版:百姓为什么不吃肉汤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尽量的去理解更伟大的东西,因为理解是可能的。否则金刚经和道德经不会被说出来留下来。听着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逻辑,我至少会觉得,有一些境界是我还不能触到的,于是雷达会更打开,心会更敞开,我开始从自己的旧轨道上脱离。马斯克说,我不知道。又说,读书就行了。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但其实这里面就包含着真意。他不可能做出无意义的表达,你如果对他足够的感兴趣,就能明白点什么,你的状态会有变化。

 

我相信一定不能用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去理解别人,那是我跟别人的差距的根源,那是盲人摸象。这样做,永远会原地踏步。

 

 

第一步,马斯克的方法论是什么?

 

他本人最常提到的是第一性原理。把问题回归到最基础的本质上,这个本质不能被忽略不能被违反,然后再逐步往上推理。这不同于一般人习惯的类比法,照搬别人怎么做的,然后加以改良。比如孩子的教育,如果用类比法很可能会涉及,读哪家学校,学什么专业,哪里买学区房,几岁送出国……如果用第一性原理,就得先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假如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呵护天性、激发潜力,那送进学校就可能是个危险的事情了,还可能干脆留在家里自己教了。

 

不要想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盯着竞争对手。这是第一性原理的一个暗示。巨人和对手很可能站错了地方。你得先搞清楚应该站在哪里。如果那里恰好有巨人或者对手,你正好可以用用他们。如果那里什么都没有,那就从头开始。这很寂寞,也很艰难,但不会失掉本质。现代人好像什么都有了,但越不快乐,就是没有用第一性原理。马斯克说,用第一性原理会让你心里难过,你不合群。

 

 

第二步,用第一性原理来理解马斯克

 

SpaceX是理解马斯克最重要的事。在此之前,马斯克有两次创业。但这两次创业,都属于类比法。跟大多数创业者的心态一样,既然互联网这么好的玩意儿来了,可以选个空档进去做一做,比如黄页,比如支付。虽然具体做事当中会用到第一性原理,比如做PayPal,用最直接的不绕弯的方式完成了支付。但在选择做什么事这点上,并没有用到第一性原理。有了网络黄页和PayPal,人们找信息和支付更便利了,但对于人的生活,没有改变什么本质。

 

这两次创业可以看做助跑,练手、攒钱、攒名气。用第一性原理做事,平地起高楼,除了要强大的心力,也要强大的实力。

 

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是两件事情。在做正确的事上用第一性原理,在正确的做事上用第一性原理,也是两件事。大部分人都是在用类比法选择那个正确的创业,比如重新设计手机,比如为发烧友而生的手机,比如一部有情怀的手机,比如顺势而为,比如台风来了,猪也会飞,比如竞争对手是我的磨刀石。

 

SpaceX是用第一性原理选择的创业。马斯克说了两点。第一,他相信地球会有大灭绝,人类要延续就只能走出去。第二,文明能维持一个自给自足的规模,需要至少100万人口。可以这样理解这两句话,创业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美好和进步,其中最基础的是要存活,于是,就逆向推演,有了一系列的后面的事情。选择目的地火星,制造火箭,重复使用火箭,等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所必须做的,是在目前的阶段没有选择的。

 

马斯克是一个兼顾极为悲观和极为乐观的人。霍金也是一个悲观的人。他说,人类已经有了毁灭地球的能力,却还没有逃离地球的技术。马斯克比霍金更悲观,他觉得人类不仅仅具有能力,而是毁灭必然发生。马斯克更重要的是还同样乐观,既然人类还没有这个技术,那我就来搞定吧。有没有SpaceX,人类的命运可能会有本质的变化,灭绝或者继续。这是第一性原理的应用。有没有iphone或者搜索引擎或者电子商务,不会直接的拯救人类文明,甚至会加速它的毁灭。很多人承认科技会搞死人类,马斯克说,那我就用科技来拯救人类吧。

 

当SpaceX实现了火箭的回收,以及再使用和再回收以后,这会数量级的降低火箭发射费用,从而使得更多人能去太空。很多人赞叹马斯克的伟大。但逻辑可能错了。马斯克不是因为做到了这件事而伟大,而是因为马斯克有了一个伟大的目标,拯救人类,才做到了这件事。实际上这是第一性原理的伟大。

 

回到原点来看这个问题,马斯克要在火星上延续自给自足的人类文明,最少需要100万人。所以必须要送100万人上去,否则发射无论什么火箭,马斯克都是失败的。按照传统的火箭的造价,送一个人上火星需要100亿美金。马斯克说,现在地球上不会有出得起100亿美金的人愿意去火星垦荒。所以费用必须降低。马斯克认为必须降低到20万美金以下,也就是美国的房价的中值。卖掉房子,去火星安个家,也许真的会有100万人愿意试一下。而要把一个人去火星的费用从100亿美金降到20万美金,需要缩减4.5个数量级。对于此,即使是卓越的创业者,相信绝大多数人也会望而却步,但马斯克还是要做到,否则的话,他就拯救不了人类了。

 

继续使用第一性原理。看火箭发射的成本,可以有四个途径,每一个途径都可以把费用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火箭重复使用而不是只能使用一次。因为火箭的制造费用占了大部分的成本。这是马斯克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一架飞机的成本是1亿美金,如果只能飞一次,一个乘客需要支付50万美金。但飞机可以多次使用,所以现实里一个乘客可以只支付100美金就能飞一次。幸运的是,马斯克确实做到了火箭的重复使用,使费用下降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为什么诸如NASA这样的机构做不到数量级的降低成本?第一性原理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听起来很崇高的“探索宇宙”,或者很急迫的军备竞赛,那么数量级的降低成本并不是你的首要考虑因素。你就很难兼顾到。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运100万人去火星建立自给自足的文明,那你必须做到成本的数量级的降低。在制定目标时是否遵守了第一性原理,会得到巨大的不同的结果。周星驰也说过一句话,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马斯克为什么会又做了Tesla/Solarcity/Hyperloop/Boring/Tunnels这么多项目呢?有人说,这是马斯克的伟大之处,能跨越区别如此大的领域。

 

科幻片里会有这样的情节,人类在某个阶段里的密集的在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都源自对一架坠毁在地球的外星飞船的逆向研究。当马斯克要造一架最先进的太空飞船时,当他要在没有空气和液态水、0度以下、气压极低、一片荒芜的火星上建立一座城堡时,这是个史无前例的工程,他必须在各个领域都做出突破性的技术。而完全掌握这些技术需要一个实验打磨的过程,并且这些技术恰好对地球有利,并能产生利润,于是,那些被人们理解为“跨越多个行业的创新”就相继诞生了。

 

马斯克设计的太空飞船,当它进入轨道后,会打开两扇巨大的太阳能板。当人类开始在火星上落脚时,必然会依赖对现成的太阳能的利用和存储。于是,Tesla/Solarcity就出现了。它们能帮助地球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污染。同时,Tesla也用到了建造火箭的金属,抵消掉了电池板的重量,使得整车保持轻盈。马斯克说,可能推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高速运输货物的业务,比如从纽约到东京只需要25分钟,横跨大西洋只需要10分钟。那是因为SpaceX掌握了回收火箭的技术。把火箭发射到空中,然后在地球上另一个地方降落,最多45分钟。

 

 

谢谢马斯克,他引起了我们对第一性原理的重视,他证明了,紧扣本质能带来极大的益处。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方式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上一篇:曾鸣 | 既然选择这条路,只要有可能,就要坚持「憋大招」
下一篇:冯仑:决策和转型的那些坑,企业家应该这样避开!

对标考察
考察研学联系方式/参观预约申请
    • 联系电话:010-52463211
    • 联系手机:13661395399
    • 联系人:万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