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华为11年,我对任正非的两个洞悉


2017-03-02 11:28:43   来源:   点击:
企业的成长源自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源自于它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又源自于领军人的两个洞悉:对人性的洞悉、对商业本质的洞悉。华为也不例外,正是任正非的这两个洞悉,带领华为走向信息与通信
企业的成长源自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源自于它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又源自于领军人的两个洞悉:对人性的洞悉、对商业本质的洞悉。华为也不例外,正是任正非的这两个洞悉,带领华为走向信息与通信领域的世界之巅,从注册资金2万人民币走向5200亿年销售额。

2017年是华为创立30周年,恰逢好友余胜海老师匠心之作《任正非和华为——非常人 非常道》出版,余老师寄来样书,邀请我结合我对华为10余年的近距离观察研究,写一篇读后感,我虽感力不逮,但恭敬不如从命,借此机会,我结合该书的内容和我在华为工作的亲身经历,简要谈一谈我理解的华为,请业界朋友多批评指正。

 

研读《任正非和华为——非常人非常道》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企业的成长源自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源自于它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又源自于领军人的两个洞悉:对人性的洞悉、对商业本质的洞悉。华为也不例外,正是任正非的这两个洞悉,带领华为走向信息与通信领域的世界之巅,从注册资金2万人民币走向5200亿年销售额。

 

对人性的洞悉

 

你对人性的洞悉程度有多深,你的管理水平就有多高。

 

在华为工作的10余年时间里,因为工作岗位之需,把华为的管理之道输送给核心价值客户,从而增强华为与政企高端客户的粘性,我有机会给那些期待把自己企业建设成本行业“小华为”的企业老板分享华为管理的经验教训,在近200场的分享中,我不止一次被问到,任正非为什么能凝聚17万知识型员工,做到枪声就是命令,指东打东指西打西?

 

我的回答是四个字:“分赃文化”。

 

员工能否干成一件事情,取决于两者:能力和意愿。华为员工的整体能力水平在业界是比较高的,关键是如何把他们的意愿激发出来,而这其中的关键点是把公司的事变成员工自己的事。如何干?其实先祖已经给我们很明确的答案。中华民族历代革命的共同口号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大同社会”,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分赃文化”凝聚了想通过双手改变自己人生的人们。这个逻辑恒久不变,它就是人性!正是基于这个逻辑,任正非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构建的虚拟股权制度,以及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员工代际不同而演变的TUP激励机制,狙击战略竞争对手的重大项目奖机制,破格晋升提名制等,直击人性——只因为,没有人和“升官发财”过不去。

 

利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只是有些人通过利己的手段实现利己,有些人通过利他的手段实现利己。我们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而任正非选择了后者。通过“分赃文化”,付出最多的是任正非,得到最多的也是任正非。

以我的观察,“分赃”有三个层面:1、有赃可分;2、有分赃的胸襟;3、有分赃的机制。

 

        1、有赃可分:我仔细研究任正非30年来对管理变革的讲话,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非常强调扩张,时时警惕公司萎缩,萎缩会带来很大的管理问题,华为必须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有问题也不能停下来,而是在前进中调整,在高速飞驰中换轮胎,在扩张中消化内部矛盾,有时提醒员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扩张不陷入混乱。这是因为,华为所在信息与通信领域,是一个看不到边际的大草原,其广阔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只要把握好节奏扩张,就会有足够的“肉”来养“狼”,有“赃”可分是分赃文化得以落实的前提,使得虚拟受限股分红机制有现实意义。你企业所在的赛道是否具备这个特征?

 

       2、有分赃的胸襟:很多企业老板都想向华为学习如何“分赃”,但到了本企业真正涉及到分赃时,却给人才预设了很多苛刻的对赌条款,有时候我看到他们的激励条款,不禁想起小时候街边的“耍猴”场景,人才感到极大的不信任,怎么会与你一条心去攻打“上甘岭”?很多人认为任正非是一位“傻老头”,有钱到处撒,但正是他对人才的出手阔绰,有分赃的胸襟,让员工内心不安——我就干这点活,老板给这么多钱,得赶紧多做点贡献,对得起老板,也避免“被华为包养”时间长了变废了,还是要做出价值。对一群能力本身不错的知识型员工而言,最不可辜负的是信任!

 

     3、有分赃的机制:去年年底给一家制药集团型企业的高管团队讲华为管理之道,课间抽烟时一位高管回忆起他在企业20年里最快乐的时光是上个世纪90年代,老板拿着麻袋装钱来激励营销和销售部,以至于三更半夜他们那栋楼灯火通明,每个人像打了鸡血那样往前冲,遗憾的是,半年之后再也没有了——因为分赃不均,导致内斗矛盾重重而停止。“不患寡、患不均”,“均”不是“平均”,而是“规则”,需要分赃的机制,这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正如余胜海老师在《任正非和华为——非常人 非常道》中所述,华为建立起一套基于人性基础之上的四大激励机制:文化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业生涯规划等其它激励。

 

对商业本质的洞悉

 

最近几年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过去的工业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需要的是创新,是想象力,是颠覆,是超越。任正非认为互联网还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现在汽车还必须首先是车子,豆腐必须是豆腐,豆芽必须是豆芽。互联网主要是解决了信息传送的速度和广度的问题,它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不要认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过去工业管理的科学就都过时了,也不要认为科学管理和创新是对立的。更不能动不动就强调颠覆,而是要老老实实地向西方学习,把管理落地。

 

为了进一步支撑这个观点,热爱读书的任正非从历史角度进一步论述:蒸汽机和电力都曾在产业和社会生活中起过革命性的作用,但这些技术革命不是颠覆而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生产的进步。互联网也不例外,其本质作用在于用信息化改造实体经济,增强其优质、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一句话,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华为公司,首先是我们的业务,然后才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支撑,不要搞颠倒了。因此公司不要炒作互联网精神,应踏踏实实地夯实基础平台,实现与客户、与供应商的互联互通。

 

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买卖。因此,经过近30年的提炼,华为董事会明确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以其利益相关者(员工、政府、供应商.....)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而坚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核心价值观第一条,驱动员工为之努力奋斗。

 

客户的利益所在就是企业生存发展最根本的利益所在,产品路标不是企业自己画的,而是来自于客户。聚焦客户关注的痛点、挑战和压力,以客户痛点为切入点,帮助他们解决面向未来的问题,要让客户看到企业能引领这个社会如何变化,致力于提供面向未来的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就是帮助客户商业成功。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商业成功。

 

客户是衣食父母,为衣食父母服务本该是常识,但经常被膨胀的心态所抛弃,任正非坚守这个朴实的常识,造就了30年的辉煌,未来只要坚持这个商业常识,会继续辉煌下去。

 

是为阅读余胜海老师《任正非和华为——非常人 非常道》的心得,一本把华为的骨骼和血肉都完整写出来的好书,向有志于向华为学习管理的企业家朋友们推荐,祝你们奔着成为本行业“小华为”的强企梦早日实现。

本文作者简介:邓斌,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原华为公司咨询部资深顾问,就职于华为11年,对华为有着深入研究与洞察,中国标杆学习俱乐部华为研修项目首席顾问专家、转型家联合创始人、“书享界”发起人。

上一篇:雷军最新演讲:商业的王道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华为国际化成功的三条经验:抛弃价格战、走马换将的权力基因、做丹柯不做黑寡妇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