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雄:真正的赢家,都是小概率王者


2024-04-22 14:41:18   来源:   点击:
由于事物是按绝对规律的要求运行的,绝对规律在规范事物运行过程中,会不确定性地通过裂缝释放随机事件,之所以叫随机,是因为它总是出现在我们的认知之外,这是认知差导致的。自以为
有句话听上去很冷,“如果拜佛有用,那么你连庙门都进不去。”背后的意思是,确定性的利益必然有它确定性的所属,不确定性才构成机会。在各行业都“卷”得不行的现在,从确定性中寻找机会,无异于缘木求鱼。

01
机会是随机的
按规律办事,这话可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2020年以前,有谁知道新冠疫情会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造成全球性的社会影响?2022年2月至今,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战争旷日持久,无论西方阵营还是俄罗斯,可能都没有预想到战争会是今天这样的局面,未来何去何从,更是扑朔迷离。2024年2月,苹果公司宣布停止努力了10年、投资上百亿美金、被视为苹果第二次创业的电动汽车项目,即便是从事该项目的2000多名员工,也倍感意外和吃惊。可见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随机的,具有多方向和多路径演进的特点,人们往往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才被动地响应和寻找其合理性解释(事后诸葛亮)。
以上说明世界上其实有两类规律在起作用:一类是超验的、客观世界的规律,它左右所有事物的生灭且无法为人们所完全认知(盲人摸象),当然也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将其称之为绝对规律,随机事件就是绝对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另一类是经验的、主观世界的规律,它被人为地构建出来且只能在特定时空和特定假设条件下成立,我们将其称之为相对规律,预料之中的事情,都是相对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平时我们所说的规律,事实上都是相对规律。相对规律的存在,缘于人需要一个稳定且可预测的模式和结构,目的是理解事物,理解了事物才能驾驭事物。但我们不要忘了,相对规律背后是绝对规律,它才是事物演进更为本质的原理或根源。尤其要说明的是,我们说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绝对规律“有规律”,实际上只是为了方便叙事,自然界本身无所谓规律,人类为了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以便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于是发明和创造了各种规律,事实上所有的规律,都是主观世界的相对规律。这也进一步说明,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随机的。
客观世界是连续的,它不会按照我们的意志运行;而人的认知是碎片化的,人的认知局限和时空局限,决定了在相对规律与绝对规律之间天然存在着裂缝,即相对规律在拟合绝对规律时会出现偏离,这种偏离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叫认知差。由于事物是按绝对规律的要求运行的,绝对规律在规范事物运行过程中,会不确定性地通过裂缝释放随机事件,之所以叫随机,是因为它总是出现在我们的认知之外,这是认知差导致的。但既然出现了,就说明它已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只是一些人仅仅看到了随机事件本身,却看不到随机事件背后的必然性联系,更看不到背后的信息差罢了。
为什么按规律办事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这里不难给出其合理性解释:原因之一是认知差,即相对规律必然会偏离绝对规律,主观必然会偏离客观,相对规律抽离了客观世界的环境和背景,当这些环境和背景掺和进来时,规律指导具体实践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变数和困难,最终表现为主观脱离客观,理论不切实际;原因之二是信息差,即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释放出来的随机事件的信息解码是有差异和不充分的,导致很多时候我们仍按自以为是的合理性行事。
但或许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充满了机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可能远比我们知道的事情更有意义:对随机事件敏感的人,视随机事件为“风起于青萍之末”的信号,擅于洞察随机性背后的必然性联系,他们身上这种发现价值的能力,有助于主观更好地趋近客观,在弥合认知差的过程中,捷足先登,扩大了与别人的信息差,从而创造了机会。诸如鬼谷子的《抵巇之策》,就是很好的例证。现实中典型的例子是乔布斯,乔布斯从沃兹尼亚克设计的计算机上,嗅到了个人计算机的市场潜力;从进入施乐公司考察中,他嗅到了施乐公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未来个人计算机雏形和革命性变化;从《玩具总动员》横空出世,他嗅到了动画电影的巨大利润……沃兹尼亚克说,乔布斯从没有写过代码,也没有参与过任何产品的原始设计,乔布斯只是擅长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再加工,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乔布斯成为著名的商业领袖,因为发现价值是他的本能。反之,对随机事件视而不见或反映迟钝,没有“未来感”的人或企业,极可能收之东隅,失之桑榆,一些曾经辉煌的房地产企业和某些传统汽车企业,就是鲜活的例证。
通过以上,我们对命运似乎有了更透彻的领悟:什么是命运?命,就是绝对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运,就是及时遇见了绝对规律所发出的信号,并成功解码其中蕴含的信息,先知先觉,形成了与他人之间的信息差。每个人的“命”都可以一样地精彩,但由于每个人的“运”不同,每个人才有了不同的人生际遇。惟有缩小与绝对规律的认知差,扩大与他人的信息差,才能主宰自己的运,致而主宰自己的人生。我们没有人是住在客观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里,因此当我们偶然碰到一些自以为纯属巧合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是简单的巧合,巧合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引领我们进一步逼近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也许巧合中就蕴含着大概率事件,蕴含着机会。为什么要重视巧合?因为外在世界里获得的东西,必然是内在世界里已经拥有的东西。
02
穿透理性信念系统的开悟
实际上每个人认为的合理性,很多时候甚至连主观世界的相对规律都没有被遵从,更甭提遵从绝对规律了,这说明合理性不等于规律。诚如我们所知,任何理性行为都不是盲目的,都是特定思想驱动的结果,就是说我们在做什么之前,必须已经是什么,我们所是取决于我们所想。只有每个人脑海里建立了一个可以被理解的世界,其行为才可以被预期。这就是合理性产生的缘由,说穿了,合理性的目的,乃是要为人类的行为寻找理由,行为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为人需要通过有效行为活下去,合理性本质上反映了人活下去的需要或意义。合理性只有上升为人类普遍接纳的共性,才成为人类共享的规律,这个规律虽然是主观的,但仍然具有特定条件下的普适性,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并造福人类。自以为是的合理性,为什么很多时候与规律相悖?因为它是没有共性的个性。譬如情绪化就是一种典型的没有共性的个性,本意是想通过调动情绪,让别人听从于自己,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反而容易把人拒之门外,让人觉得讨厌和无法合作。情绪化还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个人已丧失了进一步思考的能力,且不懂得内视自己,这样的人自然看不到冲突后面潜藏的规律性,更看不到机会了。情绪作为人应对外界的一种模式,是DNA为自我保护而写入潜意识的程序,是人的本能和“出厂设置”,懂得调整思考方式,才能跳过“出厂设置”所设的陷阱。
共性的普适规律,就一定不容置疑吗?也不尽然,它同样存在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例如华为在干部管理方面就曾多次进行过规律性探索,经历过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大约2003年,华为引入领导权变理论,也就是赫塞与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即管理者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适当的领导方式。这个理论的缺点是过于强调管理者的自适应行为,而忽略了下属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华为的管理实践中效果不明显,最终不了了之。2004年左右,华为引入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必须具有某些特定的素质(品德,领袖风范),并从业绩表现和素质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干部四象限选拔标准。这个标准最大的问题是领袖风范该如何衡量?如果不能衡量,就意味着不能管理,没法落地。2007年到2008年前后,华为通过咨询公司引入领导归因理论,认为管理者需具有某些共性的个人特质,并搞了个干部九条,管理者通过行为举证来证明自己是否具备某种领导力特质和属于领导力特质的什么层级,这种“自证+评估”的方式,最终也无疾而终,原因是这些个人特质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特质,组织既无法改变,又无法管理,且他们和业绩未必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素质也好,特质也罢,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能力;而能力必须通过意愿,才能外化为业绩。大约2009年前后,华为再次回到领导权变理论,但是引入了其中的另一个分支“路径—目标”理论,强调管理者必须具有与岗位相适配的高绩效行为,也就是用成功的实践经验来证明管理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以责任结果来衡量行为的有效性。华为认为只有在实践中,管理者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路径—目标”理论是否就是最完备的理论?未必,因为未来不是过去的延长线,执着于经验,可能会导致经验主义的错误,所以华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两次认证来修正可能的经验主义错误:第一次认证,以成功经验为基础,看成功实践的延长线;第二次认证,以上岗实践为基础,看未来能不能持续成功。说白了,现在华为管理者选拔的最高标准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华为已经是用哲学而不是拘泥于某个具体的理论来进行干部管理了。
以上种种,只是想说明,任何理性都有其局限性,理性固然有助于我们走得更远,但认识到理性的局限,才是评判我们是否成熟的标志。按照进化论,感性才是人类灵魂的底色,感性的最高境界是灵性,它以自由为目标,为我们异想天开找寻各种“冲突的解”提供了真知灼见。但人类长期积淀起来的理性,由无数的信念编织起“执我为实”的厚重的思想之墙,它以约束为目标,直接把灵性扼杀在摇篮之中。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伟大人物往往产生于小镇青年?因为都市人太重规矩,约束太多,但热爱自由、厌恶拘束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动物的天性,天马行空、自由畅想,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人要获得大的成功,必须具备打破坛坛罐罐和推翻既有假设的意识和能力,去掉一切冗余,达成穿透理性信念系统的开悟,让感性直接升华到灵性之境。例如,一些企业在商业实践中认识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重要性,价值固然重要,却只是一种理性,要知道很多客户对价值的感知其实是认知模糊的。一些灵性的企业则不同,他们懂得先给客户种植价值观念。譬如市场上炒作茅台酒具有金融属性,一旦消费者被种植了这样的观念,消费者对茅台酒的价格就会变得不那么敏感了。有灵性的领导者也是一样,领导一个组织或一个团队,给组织或团队成员种植什么样的价值观,应成为领导者的优先事项,否则组织或团队无法形成持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灵性发明见解,见解再通过理性的解释和感性的验证,构成了成功的一般范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见成功人士的特点,往往是在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还无比自信,因为未来还没有到来,这时候哪来的逻辑自洽?
 

上一篇:华为实践:做好专家岗位继任计划的3个关键
下一篇:在大客户销售过程中,如何实现客户需求诱导?

对标考察
考察研学联系方式/参观预约申请
    • 联系电话:010-52463211
    • 联系手机:13661395399
    • 联系人:万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