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文化升级背后的故事


2022-12-11 18:03:51   来源:   点击:
2019年11月11日,在腾讯第21个生日之际,随着一封Pony发往全员的邮件,腾讯文化3 0正式发布了。从腾讯文化1 0到2 0,从2 1到3 0,自2003年腾讯文化正式系统提出并发布以来,腾讯文化至此迭代三次,刷新四版。正如
腾讯总部

2019年11月11日,在腾讯第21个生日之际,随着一封Pony发往全员的邮件,腾讯文化3.0正式发布了。


从腾讯文化1.0到2.0,从2.1到3.0,自2003年腾讯文化正式系统提出并发布以来,腾讯文化至此迭代三次,刷新四版。


正如信中所说的那样,虽然腾讯最初的文化来自创始团队,但幸运的是,腾讯文化不断从成功的业务、优秀的员工那里萃取新的内涵。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遍布全球的4万多人,每一位腾讯人都参与了腾讯文化的塑造;腾讯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位腾讯人。


21年来,无论是对业务影响深远的CE、对员工言行举止影响广泛的瑞雪,还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理念, 腾讯文化都贯穿始终。让我们一起,回到1998、回到2003、回到2005、回到2011,去倾听文化背后的故事,触摸文化内在的温度,用心感受腾讯文化一路走来的历程。

 

01、从一开始,用户价值就烙在了腾讯的心里



1998年至2003年,是腾讯的第一个五年。


创业艰难百战多,但幸运的是,腾讯处在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已然成熟。在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人开启了对“英特耐特”勇敢的探索。腾讯和诸多互联网传奇企业一道,都属于这一批破壳者。


早期的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公司运作的全部资本就是几位创始人的全部积蓄,那时的他们什么都做,公司命运前途未卜。活下来,就是当时最大的理想。每个人都仿佛和工作谈上了恋爱,非常忘我。公司最早的BBS、聊天室等社区类产品,发布新版本往往都是在凌晨四五点钟。


腾讯创始人
腾讯五位创始人


刚刚成长起来的腾讯一度经历了资金链短缺的困境,苦于找不到赢利模式的Pony,差一点就把公司以100万元卖掉。然而几位创业人认真执著、不断创新和尝试,造就了QQ的成功,同时也形成了腾讯低调务实的风格——仰望星空,同样也脚踏实地。


“对刚刚活下来的腾讯,希望以较强的即时通讯业务作为起步点来站稳脚跟…… 让基础服务像水和电那样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让用户依赖我们的服务;当然,还要创新,让增值服务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这是创始人们的一致观点。


在艰难的创业初期,整个腾讯还是以创始人的个人魅力,来影响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无形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氛围:虽小,但机制灵活,氛围nice,员工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idea,公司也会全力支持员工的创意。


早期腾讯的氛围,欢乐而和谐。


在2000年腾讯网上线以前,老大们经常和员工一起写代码,Pony更是深夜加班。有一次,Pony在电脑前大吼:谁又把我的代码改回之前的了!办公室传来一阵窃笑。


20年后的一天,有人偶然在BBS上挖出了Pony在1999年写的代码,眼尖的同事发现,代码上的日期显示是990221,而那天是大年初六。


那时的腾讯没有食堂,员工和创始人们一起叫外卖,华强北一家叫“华香鹅”的店意外地受到大家的喜欢。公司第一位女员工Sandy每天中午给大家订快餐,所有人在办公室里围坐在一起吃饭。Pony很爱吃“老干妈”,于是大家每天都会开玩笑说:“Sandy,快把Pony的老干妈拿来!”


图片
腾讯早期的圣诞晚会在小酒吧里举行,简单而温馨
 
好的产品则是公司发展的根本保障。创业期的腾讯将“用户体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QQ还叫OICQ的年代,团队的理念很简单——让用户不掉线。节假日的时候,就是腾讯产品的业务高峰。往往故障也出现在高峰的时间,一碰到什么故障,大伙第一时间就打车赶回公司,快速诊断原因、解决问题。Tony 曾谈到,腾讯不服输,时刻关注用户的文化,是让QQ 逐渐赢得用户喜爱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断追求卓越的技术水平,以用户的价值为准绳,则是腾讯能够提供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服务的重要精神。


将用户价值做到极致,是腾讯从创业时就形成的基因。到今天回头看,腾讯成功的产品无一不具备这样的理念:团队敏捷而有激情,高度关注用户,细拆需求并把握最朴素的价值,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小步快跑不断完善。


此外,对正直的强调和坚持,很早体现在创业团队坚持“不作假”的性格上。1999年,OICQ 刚刚推出的时候,在华强北赛格科技园的办公室里有一张手写的用户数曲线图,记录每天QQ 用户数的变化。有一位叫Vic的老员工,他所在部门的工作之一就是实时更新QQ同时在线用户数。一天上午,本该是流畅上升的曲线,却出现了下降。有个同事说:“经常有客户或媒体来公司,看到这曲线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怀疑。是否可以做个漂亮的曲线放在外面,我们内部知道真实数据就行了。”Vic却非常坚持:“公司对外发布的数据中,从来都是真实的,也包括这条最重要的用户曲线图。”


图片
创业期间的腾讯人开会场景
 
2003年,经历了5年救火般的发展,腾讯不仅造就了一代人的QQ文化,也梳理了自己创业历程的结果,提炼出腾讯文化1.0版本,非常符合创业时期的腾讯。企业文化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对外,面向用户,以用户为本取得他们依赖的文化;对内,面向员工,以快乐朝气的工作理念打造平等友好的企业氛围。而后者的实践,就逐步衍生为腾讯的使命之一“快乐活力的大学”和价值观之一“快乐工作”。强调“快乐活力的大学”是希望员工在腾讯一起学习和成长,组成一个快乐团结的团队。


腾讯文化的基因,就是在这样一片交织着热血和激情的土壤中诞生。


图片




02、我们要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资本寒冬逐渐褪去,行业内的新老玩家开始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2003年的腾讯,在短短一年里开拓了多个影响腾讯历史的业务:QQ秀、腾讯游戏、腾讯网等。与此同时,基于即时通讯的移动增值业务也在茁壮成长。2004年,腾讯在香港主板上市,给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第二次创业开启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开端——“在线生活”成为腾讯的战略,并将五大服务融入到QQ和QQ.COM两大平台当中。2005年,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为五大业务系统(BU)和三大职能部门。


如何能在同质化竞争的激流中另辟蹊径?循着创始团队对用户体验的朴素追求,腾讯在企业文化的2.0版本中首次明确提出“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高度吻合了互联网产业从“眼球经济”向“用户经济”的转型。


图片
2005年腾讯战略管理大会上,正式发布2.0版的腾讯文化理念




腾讯从2003年的500人,猛增至2005年的2000人。2005年加入腾讯的Martin,谈及公司发展的时候,对员工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文化问题甚为关注,“在腾讯员工不断增加,组织不断膨胀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怎样能够让越来越多新加入的员工,拥有同一个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又可以发展自己有差异性的能力和才能,相互协助,发挥整个腾讯的力量?”


而此时,“快乐的大学”的理念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当时的形势,不少新员工不能很深刻地理解,快乐是什么意思?


时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的Xidan对此的看法是:“ 腾讯早期价值观中有一条‘快乐工作’,快乐,是经过艰苦创业、团队奋斗后得到成功的喜悦。当大量新员工加盟后,他们没有这些经历,误解了快乐的真正含义,认为工作应该是轻松而舒适的。所以,腾讯对企业文化进行重新提炼的时候,去掉了‘快乐工作’。”


2005年7月,腾讯文化2.0版正式发布,新的腾讯价值观为:正直、尽责、合作、创新。提升后的价值观更强调员工最基本的素质,而不是强调结果。同时,愿景被重新定义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图片
 
 
 

03、以更大的格局创造新的生态



2006年,Web2.0时代到来。它意味着新的技术与盈利模式的产生,意味着新一轮资本狂潮的席卷,同时在更深层次孕育着沟通的变革、传媒的颠覆以及全新社会文化的形成。这之后的腾讯,全面发力“在线生活”,进军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


腾讯也在文化升级之后,将“最受人尊敬的互联网公司”作为美好的愿景,并在这条路上走得愈发坚定。


“最受尊敬”体现在,将我们对用户的情感倾注于产品的细节中。


盲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生理缺陷成了他们使用互联网的鸿沟。腾讯为此专门建立了“无障碍项目团队”,进行入户调查,聆听视障人群对互联网的渴望。在QQ2010 正式版中,加入了让视障朋友可以无障碍地使用QQ、空间、邮箱等日常操作,帮助他们融入在线生活。用户李阿姨,就是视障用户之一,一家盲人按摩店的老板娘。这个无障碍版的QQ,不仅让李阿姨和处在青春期的女儿顺畅沟通化解冲突,还在网上结交天南地北的朋友,和大家在QQ群里聊天,集体“偷菜”。互联网给她带来了新生活。


“最受尊敬”,也体现在腾讯承担了更大的企业社会责任。2008年的汶川地震,举国同悲。腾讯第一时间成立了“赈灾应急小组”,在腾讯基金会捐出2000万的同时,发动网友捐款2000万。腾讯人团结一致,发挥平台巨大的影响力,通过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为灾民提供帮助。


“最受尊敬”还体现在腾讯人坚持职业化的行为习惯上,努力成为“最受尊敬的腾讯人”。“正直”价值观的衍生符号 ——“瑞雪”,诞生于2007年,这是完全由腾讯创造的概念。


在公司高速发展的历程中,由于组织膨胀和人员急剧增长,腾讯的管理和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内部渐渐出现许多不良行为:2006年圣诞晚会舞台上,出现了观众因过于兴奋而乱丢荧光棒的现象;2007年,班车插队、饭堂占座、电梯逆行以及公共区域吸烟等问题日益凸显;内部BBS上甚至出现了对同事的人身攻击。


2007年初,Pony给全体员工发出邮件《做受尊敬的腾讯人》,公司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逆向乘坐电梯等不文明行为和冷漠心态,开展了瑞雪行动。


经过多年的坚持,“瑞雪”早已成为腾讯良好行为的代称,也是腾讯人约定俗成的自觉行为和习惯动作。


图片
2007年初,公司正式发起“瑞雪行动”,并坚持了十多年


不少产品团队还深受“创新”价值观“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理念影响,站在用户角度主动思考和创新,打破僵局,让许多创新方案悄然诞生。QQ邮箱经历了2006年用户登录困难、垃圾邮件满天飞的吐槽后,按照小龙提出的“1000、100、10”的要求(每个月每个产品经理阅读1000 条用户论坛帖子、阅读100 篇网络评论文章、完成10个用户CE)。QQ 邮箱从最初只能收到用户零星的反馈,到后来口碑扭转和提升。


2010年,腾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Q大战。这让腾讯开始反思和诊断,并重新对战略进行梳理,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创造一个没有疆界、开放共享的生态链,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在2011年6月的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向业界分享了战略转型的成果,并正式宣布战略提升为“开放共赢”。


战略转型对腾讯的组织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此时腾讯已成为超过一万名员工的大公司,开始迈向国际化,大量新员工涌入带来文化稀释。于是,基于战略转型对组织能力和文化的挑战,腾讯文化升级为2.1版:原价值观“尽责”升级为“进取”,要求每一位员工以更主动的姿态,加强自我驱动;管理理念聚焦“关心员工成长”,通过薪酬调整、安居基金、EAP等一系列动作,提升员工满意度,并联动各级管理者和职能系统,帮助员工提升专业能力,与公司一同成长;而“合作”的诠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更大的格局,和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新生态。


图片
 
 
 

04、打开未来之门

 
 
2011年,在辽阔的互联网世界里,一个新时代正迅猛拉开帷幕,移动互联网的崛起速度远远超过上一个十年的PC互联网时代。


“打开未来之门”的腾讯,从打造八大开放平台,到与搜狗、京东、滴滴等达成战略结盟,不断滋养生态沃土,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腾讯也迎来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组织变革——518变革,从原有的BU制升级为BG制,并成立MIG全面发力移动互联网。两年后进一步调整成立微信事业群,又将电商、搜索等业务并入合作伙伴中,专注于建立连接能力的平台,并将平台开放给第三方。


同时,随着微信的诞生,一款新的社交软件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腾讯因此抢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张船票。一群广州研发团队的小伙伴,像个创业团队一样,在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伴着汤粉和卤蛋的飘香,在一个叫“小黑屋”的会议室,没日没夜地拼搏着。春节前,这款神秘产品诞生了。它叫微信,是一款可以快速发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工具。当时的手机IM市场上有很多类似的产品,让刚习惯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们应接不暇。“面对用户增长缓慢,但我们愿意尝试,依然拼尽全力去做。”


产品经理Wawa像个客服一样,向自己的亲友强力推荐微信的功能。虽然,愿意下载的人并不多。他把亲友们“嫌弃”它的地方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遍,和团队成员做了认真的剖析,打磨每一个“体验不够好”的细节。


有一次,Wawa和项目经理争论,微信导入QQ的关系链时,要不要直接把昵称覆盖到通讯录里。Wawa不同意,觉得随便更改昵称用户体验不好,争执不下的情况下,Wawa决定按项目经理的想法执行。但张小龙看到了团队中有争议,了解事情经过后,却肯定了Wawa的想法,认为这涉及到篡改用户数据。也确定了团队的做事风格:做产品一定要有主见,一定要有刨根究底的精神。


微信的用户数从0增长到1亿,只用了433天。


图片
早期微信团队成员


2012年,腾讯企业文化部策划了一个线上投票活动《海选腾讯产品之最》,评选腾讯的精品产品和最需要改进的产品。结果,在同事们心中最需要改进的产品,QQ浏览器排在第一位。



这个票选发生在新团队准备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之前,他们决定调整产品策略,回归浏览器本质,致力于做一款轻快、稳定和好用的浏览器工具。然而就在大家打算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受到“上榜”这样的结果。那一刻,浏览器团队的同学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并没有沮丧多久,而是将这次评选作为重组后的第一次考验。几天后,腾讯BBS上出现这样一条帖子:QQ浏览器团队重金邀请同事内测。他们郑重承诺,大家尽情吐槽浏览器所有的问题,保证100%及时回复所有反馈,每48小时公开处理结果。


1130条反馈,606类建议,让产品团队马不停蹄在这期间开展了10轮讨论,开发测试团队则在15天内完成72项体验优化方案,推出CE优化版。部门总经理亲自参与内部CE邮件的逐字修改,并逐张在200多张致谢卡上签名。


经历全员皆兵、破茧成蝶的重生历程,它成为了中国有口皆碑的浏览器,并在2015年获得腾讯“名品堂”的奖项。


除此以外,还有“逆风不倒,顺风不浪”的《王者荣耀》,以及弯道超车逆袭成为行业第一的腾讯视频,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以不服输的韧劲,涅槃重生的勇气,对用户反应非常敏捷,才能脱颖而出。


在这个时期,让腾讯人不断反思的,还有“用户价值”本身。2016年,“血友吧事件”在腾讯内部也引发热议。《腾讯大家谈》发出话题《我们离‘最受尊敬’还有多远?》,众多热爱腾讯的员工们,认真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中,公司副总裁Colinyao特别提到:“不贪心的人反而会特别的幸运。”


有同学在帖子下列举了发生在公司的一件事,腾讯某产品针对猜大盘活动进行公众号推广,发布了内容为“你有一个iPad未领取”的营销消息。实际上用户进入活动页面后,需要参与活动才有可能获得iPad,这个弹窗对用户造成了骚扰和明确误导,不少同事认为这是典型的骗KPI、诱导人点进去看的“欺诈”用户行为,伤害了用户感情。


腾讯创始人之一Tony基于“iPad 事件”接受KM《读家》专访时特别提到“缺乏克制和敬畏心,就会透支用户的信任”。
图片
2016年5月,腾讯人在内部开展“我们离最受尊敬还有多远”的讨论


05、用户为本 科技向善




对腾讯文化而言,2018年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2018年5月,一篇自媒体文章《腾讯没有梦想》,在腾讯人的朋友圈掀起了波澜。员工的刷屏式自省,让我们看到,20周岁的腾讯正以居安思危的态度面对挑战,“重回战场”成为当年战略会上的热词。


同年9月30日,930变革正式打响,腾讯开始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升级。


在20周年腾讯司庆日总办Link Time上,Pony说:“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融合过程中,腾讯最优先的是聚焦在一些我们能做而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其他合作伙伴能实现的,也应该尽量用好他们的资源和力量,让合作伙伴发力,我们提供支持。


拥抱产业互联网,以助手的定位为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升级,为产业补充能力,用科技能力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数字文明赋予腾讯的使命与责任。这当中,坚持下来决定成败的因素很多,但信念必不可少。而腾讯的信念就是“干的是这个行业的最基础、最有长远价值的事”


随着组织规模的快速增长,拥有四万多名员工的腾讯,在价值判断上日趋多元,内驱力有所减弱,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大企业病、文化稀释、“富二代”等现象。


如何在新的战场重燃创业激情和奋斗精神,让腾讯文化生发出感染力、让腾讯文化在员工的言行中具有力量和动力,成为腾讯文化全新升级的必要,也是关键。


一场关于现阶段腾讯文化锐利的诊断与研讨,从总办到员工中开展。基于讨论和调研结果,在新一轮的文化升级中,将经营理念与使命愿景进行融合。其实这也是腾讯21年来始终牵引产品和服务的不变感情——用户为本。而“科技向善”则是腾讯在基于对用户的守护之上,用科技来守护生命和情感,用科技来放大人性的善意,重塑一个时代商业文明最重要的选择。


图片
2019年4月,总办在讨论腾讯文化3.0的具体内容


“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理念的背后,是经年累月孜孜不倦的社会责任实践。


比如,腾讯游戏的成长守护平台,让家长绑定孩子们的游戏帐号,也可以管控孩子们的游戏时长和游戏消费的情况。项目组持续以最温柔的长线关怀,在平台上不断呼吁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让万千家长明白“每一种瘾的背后,都是爱的缺失”的道理。


再比如,为寻找走失儿童而创建的AI优图寻人和QQ全城助力,是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人脸识别技术,深度学习五官的变化规律,对于走失儿童在容貌大变后顺利找回有重要价值,腾讯AI优图找回了12名被拐长达十年的孩子。


从 “合作”升级为“协作”,意味着面向未来更前瞻的组织进化,有关分享、成长与高效。而从“创新”升级为“创造”,对腾讯来说,不仅是新的技术和发明,还有新的模式与服务——不断突破现有思维模式、保持对前沿和未来领域的关注与投入、让创造产生价值。


2019年11月11日,全新升级的腾讯文化3.0版本正式发布。对21岁的腾讯而言,这仅仅是在跌宕起伏的互联网进化历程中的一次主动应变,开拓出新路的一次开始。


变幻即是永恒。借用Martin在2011年所言——“在不断变化中,重新发现自我,优化自我,这个团队才会变成永恒的团队。”


图片
 
 
腾讯文化,全因有你。文化来源于每一位腾讯人,文化也最终影响到每一位腾讯人——言行上、行动上、一点一滴的工作和生活上。如果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当世界上的一切速度都达到光速时,时间便会静止,那么回首腾讯的21年,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当光速般的变幻成为时间的永恒,并行的腾讯文化,也凿穿了时光,成为我们腾讯人心中属于腾讯的气质,也是腾讯人心中的永恒。


文化如斯。腾讯的气质,是由你,由我,由每一个腾讯人的气质共同构成的。它也等待着今天的腾讯人,以及未来的腾讯人,继续去创造它、丰富它。




上一篇:在腾讯,现在方法论过时了吗?
下一篇:腾讯对什么样的人才感兴趣?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