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驰赵郁创新工作室


2019-11-12 08:59:48   来源:北京杂志官方 刘禹   点击:
晚上7点半,位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公司)总装车间内的一间工作室灯火通明。理论教学教室内的培训才结束不久,图书室内关于汽车修理的技术书又添上了几行新的借还记录。实操培训区、生产线培训区
晚上7点半,位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公司”)总装车间内的一间工作室灯火通明。理论教学教室内的培训才结束不久,图书室内关于汽车修理的技术书又添上了几行新的借还记录。实操培训区、生产线培训区内乱中有序,摆放着从简入繁的各式汽车教具。在被培训记录档案柜围绕的办公区里,赵郁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陆续结束各自的岗位工作相聚于此。短暂沟通各班次的工作进展后,他们纷纷走向多功能六面体实训平台,开始当晚的创新研究工作。
 
这里是以北京奔驰第二工厂总装车间高级技师赵郁的名字命名的赵郁创新工作室。自2010年成立以来,这间工作室内一直保持着忙碌状态。这里是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更是一批批高技能人才实现理想的筑梦空间。2014年底,赵郁创新工作室成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了“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职工创新工作室”光荣称号。


 
汽车制造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特性决定了产品竞争力的最核心体现在制造工艺上。如果企业中的技术人才能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工程技术、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和控制等领域拥有突出表现,将是汽车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赵郁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北京奔驰公司、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的“财富”。
 


“恨活儿”就要精益求精


赵郁创新工作室有一张极具说服力的成绩单,自2010年工作室成立以来,截至2015年底,通过赵郁创新工作室申报的项目达到268个,实用培训教具项目为企业节省可计算经济效益累计超过千万元。而创造这些价值的年轻人全部来自企业的生产技术第一线。几年来,从各基层单位推荐的人员中筛选出的30名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及在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是工作室核心成员。工作之余,他们相聚于这个被他们当做“家”的创新工作室,针对员工培训、企业生产制造以至经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帮助公司做好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无穷的智慧和创造活力在赵郁创新工作室里得到了更充分地开发和释放,这里也为北京奔驰公司培训了一批批技术人才。


毫无疑问,赵郁是这个创新工作室的核心。2010年,赵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楷模。也就是这一年,以赵郁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并开始接受艰巨任务。


 
 
精益求精
 
 


2010年,北京奔驰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张,一批批新员工不断入职进厂。如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更好地将装配技能学到手,使之合格上岗,成了车间遇到的大问题。刚成立不久的赵郁创新工作室勇担起员工培训的任务。从此,每当公司有新员工入职,都要首先来工作室“报到”,接受一段时间的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培训,再通过专家小组审核,合格后才能走上一线岗位。上岗后,赵郁创新工作室还会面向不同专业领域的工程师及技师针对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设置培训项目。也正因此,赵郁创新工作室的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汽车在线上装配好后完全看不见里面是如何运作的,这大大限制了初学汽车技术的工人们了解汽车。单靠口头解说、图片展示太过抽象,于是赵郁主动请缨,带领技师团队立项制作系列仿真教具。每天白天爬上车床切割加工制作,晚上趴在桌上画草图,成了那段时间赵郁创新工作室里不变的规律。2010年10月,集汽车电器、制动、空调等部件为一体的实训展台教具在创新工作室内完成。工人们终于可以通过由钢铁变成透明有机玻璃覆盖的教具了解内部运作。


每制作一个教具,工作室的成员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工作。为了制作一个体长不足半米的变速箱的剖视模型,工作室的成员日夜在网上寻找资料,终于在一家国外网站上寻到了一张图。图片上展示的零部件全部扁平化,可现实中的变速器并不如此。今年34岁、却已在北京奔驰公司的车间里工作17年的张洋负责实操和精益生产工作,他将工作室成员的特点总结为“恨活儿”,容不得没做完的事情横在面前。为了尽快做出变速器教具,工作室的成员们反复讨论,耗费大量材料进行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原创的变速器剖视教具。变速器的每一个展示在外的部件间关系明确,可显示各种零部件12000个。张洋介绍:“有了这个实用的培训教具后,就可以打破传统的在生产线上师傅手把手教徒弟的培训模式,实现了线下通过实训教具模拟生产线上的装配操作,提高了培训效率、节省了培训费用。”


短短几年时间,赵郁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制作出了“多功能六面体实训平台”、“奔驰汽车前、后桥培训教具”、“奔驰电气、发动机、仪表系统仿真模拟演示平台”、“奔驰5速变速箱解剖教具”、“奔驰E300电器系统培训展示平台”、“奔驰E400L整车线束培训教具”、“奔驰C系车型剖视展示框架”、“安全气囊展示平台”等项目。虽然耗费了工作室成员无数日夜,但创造的成绩也无比显著。据统计,北京奔驰公司使用各教具培训的总课时已达20万学时,培训人数4925人次,人均课时达到了41课时。其中新入职员工共计456人,进行线下教具模拟操作培训2061人次,培训总课时为15552小时,人均培训达34课时。


如今,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正在开发并制作更多的解剖培训教具。他们还紧跟现代发展步伐,忙着完善培训的网络平台,并将课程上线,供公司内外人员免费学习。


当工人也要当出名堂来
 


27年前,高中毕业的赵郁经过一年的培训,正式成为北京吉普汽车公司的一名新员工。随着北京吉普汽车公司“变身”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再成长为今天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拥有踏实肯干、勤奋钻研精神的赵郁也从学徒工、普通的流水线装配工做起,逐渐成长为北京奔驰公司优秀员工的代表、汽车装调工首席技师,继而成为赵郁创新工作室的“领头雁”。


“领头雁”的成长靠着一步步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实践,更依赖勤勉的思考。遥想初入汽车行业时,赵郁在北京212吉普车流水线上装配风挡玻璃。新学员装配的速度慢,装在胶条密封圈里的玻璃容易因为扭力作用破裂。为了降低破损率,赵郁寻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合适的胶条软度下嵌入玻璃。他将胶条泡在热水里,在反复实验中寻找最恰当的温度。最终赵郁创造了安装三万块玻璃无破碎的纪录。


2001年,在企业技能比赛中,赵郁率先拿下工人技师证书,当年就将213汽车发动机的化油器装置以最低的成本改造成电喷配置,提高了发动机性能。之后赵郁撰写了《挖掘设备潜力创造经济效益》一文,介绍了用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的多功能诊断器快速判断复杂问题的操作方法,再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培养人才的梦工厂
 
 


时代发展,汽车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本世纪初,北京吉普公司利用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制作资源,开始引进大切诺基、帕杰罗和欧蓝德等一批世界一流产品。面对升级后的产品、设备和满是“洋文”的设备技术资料的挑战,赵郁开始争分夺秒,强化外语学习,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大致看懂一些英文汽车资料,能够用对各种专业的检测仪器。


2006年上市的克莱斯勒300C汽车由北京奔驰公司与美国同步生产。最初试装下线的车不能正常点火,车辆电脑控制模块不能正常通讯。外方专家诊断改进后未能解决问题,而新车上市时间表已定。在等待下一批专家到来前,赵郁大胆向公司申请“让我试试”。没想到,他一试成功。


从成为玻璃装配工中最棒的,到成为有一技在身的调试工,再到成为搞电器、电路的能手,2007年,赵郁被聘为北京奔驰公司首席技师……赵郁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终成为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而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已逐步成为北京奔驰公司培养人才的“梦工厂”。


赵郁常带领着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骨干在北京奔驰公司总装线上解决技术难题。为了更好地提高车间员工的技术素质,他组织大家成立学习小组,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技巧,从而使整车部件装调、汽车电气故障维修等技艺得到了发展、传播。


“当工人也要干出个名堂来。”当年赵郁对自己的鼓励话语,如今也成为创新工作室员工们心中的座右铭。在赵郁的激励下,赵郁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各个饱含工作热情。梁康是北京奔驰公司总装车间汽车装调工,汽车电器调试是梁康唯一的兴趣。在赵郁的影响下,梁康苦心求技,成为了公司内首位“80后”高级技师、首都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李强也是创新工作室中的一员,在加入创新工作室之前,他所掌握的技能有限。加入创新工作室后,他开始在赵郁及创新工作室内其他成员的激励下更广泛地学习关于汽车的各种知识,走上技术创新之路。此外,明威、巩森、宋子卓、白东明等多名赵郁的徒弟都已逐渐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


公司出现了争做知识型员工的学习浪潮,就连考取各类技师资格的员工数量也逐渐增多。赵郁要把工人这一行干出名堂的座右铭如今已经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理想。截至目前,单是北京奔驰公司的总装车间内就有72人取得各类技师职称资格,占车间职工总和的6.6%。还有22人正在考取技师资格。


赵郁创新工作室还建立了“全员多岗工”、“岗位技能晋升路线图”、“技师课题研讨团队”、“班组骨干培训考核”等多种培训模式,并形成了一种创新工作模式样板,即集创新能力培养、创新项目申报、创新工作管理为一体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新模式。近年来,涂装、维修、焊装等车间都建起了创新工作室。


目前,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北汽集团”)内有北汽集团级创新工作室20个、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7个。年轻的技术能手在劳动模范的带领下迅速成长,优秀的研发团队成了企业的“发动机”,精尖技术与创新精神双双得到传承。


改变命运唯有锐意创新
 


赵郁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北京奔驰公司内一支活力队伍,产生的影响力已不局限在本公司内。


眼下,高职教育过于重视教授知识,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不利于汽车行业向高、精、尖领域发展。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发挥主体作用已成为改革新模式,让企业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子行业办学主体、投资主体、培养主体。


赵郁创新工作室开始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市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等牵手合作。赵郁创新工作室为学校开设课程,建立行业培训标准,形成人才培训与使用的高度统一,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赵郁创新工作室也从与高校开展的互助学习中受益,向工业大学学习力学、声学,向清华大学学习3D逆向工程技术,向电子科技学院了解气囊安装压力传感器等。更多的创意从这些合作过程中碰撞而出。


 
 
唯有锐意创新
 
 


近年来,赵郁创新工作室开展并承办社会各类汽车装配技能大赛。2014年,创新工作室就承办了第16届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技能竞赛复赛。创新工作室让更多的人用技能改变了命运,用劳动创造幸福,它正成为传播技术技能的基地,让更多的人掌握绝招绝技,也为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经过赵郁创新工作室培训过的员工在各类比赛中有了更为突出的表现。仅在2012年,赵郁创新工作室的徒弟们在北京市劳动技能竞赛上获得了第一、第四、第七的好名次。而创新工作室也将伴随着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而成长,成为北京奔驰公司建设以及北汽集团的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的保障。


赵郁总是说:“我要用我全部的精力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更多勤于思考和实践的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中的精英。” 创新工作室用劳模的先进思想、崇高品质、模范行为和创新精神引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创造的伟大实践,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6年,赵郁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又开始为一个新项目忙碌,他们要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虚拟现实装配系统:头戴特制头盔,双手握住两个手柄,即使是初入行的新手也能依据系统指导,正确装配出车辆。这套装配系统将会为北京奔驰公司节省出更多可观的培训时间和难以计算出的培训材料成本。


2016年,赵郁创新工作室还将开发结合多媒体技术并兼容动态交互功能的车间沙盘模型,以便能够既准确,又直观地了解、操控、调整各条流水线运行的系统,从而清晰掌握车间实时生产状况,还将针对瓶颈工位进行调整,实现精益化管理。


2016年,又将有新车型上市,赵郁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他们将配合生产,随时做好准备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带着“做事情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决心,赵郁取得了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他也带领着赵郁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为北京奔驰汽车公司,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卓越成绩。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以创新意识、杰出工艺、新颖设计、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如今,北京奔驰公司的赵郁创新工作室也已誉满天下。“北汽人在着力夯实国产奔驰一流品牌的同时,做梦都想打造出属于北汽自主品牌的汽车。”这个梦想或许就在赵郁创新工作室的推动下实现。



《赵郁创新工作室 奔驰中的奔驰》/原题

《北京》杂志/原载 刘禹/作者

周世杰/摄影

上一篇:腾讯文化3.0
下一篇:华为徐直军:《构建共享的5G产业生态》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