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让心安住


2015-12-10 08:47:01   来源:   点击:
太阳把阳光洒在大地,它并没有决定在哪里撒得多一些,在哪里撒得少一些。每个人能够得到多少阳光,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坐在屋檐下,能够得到阳光照射的机会就会少,如果我们站在阳光下,阳光就会照耀在我们
太阳把阳光洒在大地,它并没有决定在哪里撒得多一些,在哪里撒得少一些。每个人能够得到多少阳光,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坐在屋檐下,能够得到阳光照射的机会就会少,如果我们站在阳光下,阳光就会照耀在我们的身上,所以不是太阳有偏爱和不公平,而是人自己的选择决定了获得阳光的多寡。
 
 

 

 
 
引子
 
 
 

 

顶果法王一生中在很多领域都有巨大的成就,他每天传法几个小时达半世纪之久,总是在日出之前醒来,花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持;九点钟之后开始接见访客,进行一天的工作直到深夜。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传法。他每年主持三四次大法会,每次八至十四天,不分昼夜连续进行。他对所有向他请求开示或心灵指导的人永无倦怠,而且所传法的深广程度更是不可思议,这里既有国王、国王母亲等王族、宗教领袖,也有普通的僧人或教众。顶果法王共有25大册著作,心意伏藏共有五册,他自己的著作就像一套百科全书。顶果法王还从事了许多保存、传播佛教思想传统和文化的广大计划和事业等。1985年,顶果法王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到达西藏,他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能够重建桑耶寺,并强调桑耶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希望政府同意他的申请。在顶果法王的鼓励下,不丹国王还为此捐助了大笔款项。1990年桑耶寺的主殿完成重建,顶果法王应邀为寺庙重新开光,主持了一场隆重的三天开光典礼。

 

顶果法王在年轻时曾闭关长达22年之久,我无法想象一个人22年在深山中闭关的场景。在这22年间他偶尔可以见到的人,是隔一段时间给他送粮食的哥哥,除此之外,就只有他一个人读经、思考。看着满墙的经书,我脑海中映出的是他安详阅读和写作的样子,这个卧室就有这种安详的气氛。

 

通过介绍,我们开始了解顶果法王的一些观点,让我印象颇深的是他对于自我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他开示道:

 

“真正的慷慨是没有执著,真正的戒律是没有贪欲,真正的忍辱是没有嗔恨。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每个当下,你做的持咒、观想、念诵、禅修,乃至谈吐高超的见地,显现高超的行为,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天分是老天给的,应该保持谦虚;赞誉是人们给的,应该表示感谢;骄傲是自己给的,应该时时警惕。将学习视为乐趣,追求卓越。要有一颗好心,以善心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我没有机会面见这位大师,他在1991年示寂。在义明的帮助下,我们却获得机缘得见他的外孙雪谦冉江仁波切(Shechen Rabjam Rinpoche),现今的雪谦冉江仁波切是第七世的冉江仁波切。第二世的冉江仁波切创建了雪谦寺,后来成为西藏六大宁玛派寺院之一。在三岁那年,雪谦冉江仁波切开始领受祖父顶果法王所传的法教,今天,他是这个从未间断的传承的持明者。雪谦冉江仁波切由顶果法王一手带大,几乎参与过顶果法王在25年间所主持的每一个传法开示、竹千大法会和灌顶。他还随同顶果法王游历世界各地,去过42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有着极大的福分在雪谦冉江仁波切宅院里听他授课,庭院陈设简单,有镌刻藏文的石刻,有木刻的神灵。我们一起围坐,四周草木的清香会被风送到鼻子里,在五天讲课里,大概有四天都在下雨,让安静的授课有了几分朦胧的禅意。每个人都安静地谛听,时不时两只小狗会跑来也听上一听。冉江仁玻切剪着极短的黑发;慈颜善目,幽默风趣;双耳丰满,着传统僧袍,授课时始终盘膝打坐,犹如佛陀。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授课时的样子,微闭着眼睛,声音潺潺而出。他讲的是藏语,但也会讲一些中文,在等堪布给我们翻译时,他会面向我们睁开眼睛,安静而祥和地微笑,而且他的目光会慢慢从每个人脸上扫过,含笑和你对视。那一瞬间,确实有种莲花绽放的安然,使你放松下来,忘记这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

 

 

 
 
真正的快乐
 
 
 

 

冉江仁波切问我们:来闭关的目的是什么?你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沿着这个问题开始,仁波切讲解自己的观点。

 

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为了快乐,为了得到自己所要的满足。能否得到快乐和满足,会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你吃到一些很好的食物,你完成一件自己很想完成的事情,你赚到很多钱……这些事情之所以能够让你快乐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觉得快乐和满足,你会发现快乐无法依靠外在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源于内心以及内心的改变。

 

仁波切提问时,我在心里默默回答。仁波切说出了上面的答案,让我内心很震动,因为我的答案是:人做任何一件事情是为了有价值、有意义。我之前从未想过,做一件事情是为了快乐。也许是责任感的缘故,也许是认知上认为价值贡献更重要一些,也许是认为快乐实在不容易获得。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做事一定要有价值,一定要有意义,这是做事的目的,哪怕因此自己不快乐。

 

当听到仁波切如此开示时,我的思想停顿了,忽然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仁波切的答案、让我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以价值和意义来衡量一件事,就需要一个外在的评价标准;在我们看来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并不一定如此,因为价值判断有非常强的取向性,每个人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快乐却是一种共同的感觉,如果一件事情的完成会让人快乐,那么这件事本身应该是好事。我惊讶自己之前从未这样想过。

 

这让我重新思考快乐的本意。什么才会使人真正快乐?每一次取得的进步,每一个目标的实现,每一个难题的攻克,每一个梦想的成真;拥有好的工作、和谐的家庭、听话而又有出息的子女,有几个真正知己朋友,有健康的身体等,这些林林总总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满足,不就是人生中需要在意,而又带来快乐的源泉吗?大家赖以快乐的资本,也大都源于这些因素,我们把这些作为生活的目标,并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幸福与满足。一旦其中一项无法实现的时候,所引发的痛苦,常常让我们抱怨和生气。也正源于此,生活中,无尽的欲望所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因为总有目标无法实现,总有难题不断涌现,总有朋友离你而去,也总有梦想无法成真,更痛的是身体随着欲望、执著以及不规律的生活而透支,肉体上的痛苦更加深了不幸之感受,人们开始抱怨为什么生活如此忙碌?为什么无法得到幸福和快乐的感受,为什么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痛苦的感受也随之提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因为今天的竞争激烈与残酷,还是因为人们欲望的无度与强大,抑或因为内心的脆弱与孤独?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仁波切的第一段话就给了我指引,上述这一切源于对“什么是真正快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索甲仁波切说:“迷惑在虚假的希望、梦想和野心当中,好像带给我们快乐,实际上只会带给我们痛苦,使我们如同匍匐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几乎饥渴而死。而这个现代轮回所能给我们的,却是一杯盐水,让我们变得更饥渴。”我们日常所追求的快乐,以及得到的快乐并不是真的快乐,因为这些追求都是外在的、不稳定的,甚至是反向的。一个目标的实现引发新的目标,一个梦想的成真带来更大的梦想,一个欲望的满足诱发更大的欲望,这些无止境的欲望和追求,导致的是短暂的快乐和永久的痛苦。

 

仁波切说:“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以及内心的改变。”这让我想起自己很多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一天中午我到药店去取药,因为已经约好了药剂师,所以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拿完,因此我并没有把背包从车上拿下来,而且车子停在我视线可以看得到的地方。几分钟后我取好药回到车子旁边,才发现一侧的车窗被打碎,放在车子里的包不见了。那一瞬间,我整个人僵住了,因为取药后我要去办理赴美国的签证,因此包里有各种证件、证明材料以及毕业证书等,或者说是我所有的身份证明材料,在几分钟之内就全部不见了。正在失望和懊恼之余,听到手机铃声响起,接电话后听到远在新加坡的新国大曾老师的声音,他有事情找我。和他聊事情的时候,我的情绪安定了下来,因为专注于回答他的问题,之前的紧张和懊恼也随之消失。他的事情聊完,曾老师问我在做什么,我回答说,我的车窗玻璃被别人打碎了,我的背包不见了。他紧张地问我遗失了什么,我说什么都不见了。他奇怪地说,怎么一点都听不出你的烦恼,我笑着回答说:“东西已经不见了,烦恼也没有用,更何况车子是男生的第二个老婆,并不是女生的第二个老公,不需要这样紧张,证件总会找回来的,钱丢了再赚就是了。”和曾老师通话结束的时候,我竟然有了一种快乐的经验,因为内心不再挣扎,选择放弃,反而让自己快乐起来。

 

得到与失去其实都不是使你快乐的原因,前面那个学生得到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快乐。我失去了自己的证件和钱财,却因为可以安然面对反而拥有了快乐!的确如仁波切所言,外在的东西无法真正引发快乐,因为这些东西不可靠、不持久也不稳定。可靠的、持久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前一刻你丧失了珍贵的东西,但是下一刻你会发现,你的心可以让你安静下来,让你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不为外部的变化而感到无助,也不为自己的得失太过在意。不用在意外在的东西,它们不会是你快乐的来源。

 

仁波切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快乐,因为你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们有能力把任何事情做好,好的事情可以让自己的心安静,可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产生遗憾和后悔,当我们发愿要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应该先问自己的内心,这件事情可以带给我永久的快乐和满足吗?

 

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必须知道这件事情本身带来的快乐是什么,就如我现在需要先问自己为什么要闭关、打坐。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跑步、练瑜伽、到健身房锻炼,大家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其目的是要获得健康的身体。但是没有人认真地想想,我们的心也是需要健康的,也需要一个专门的方法针对心的健康。因为身体的健康总会有一个限制,如果心的健康无法获得的话,人始终不会获得真正的健康。闭关、打坐的目的就是为了挑战自己,面对自己,清净自己,达到佛心,达成自性。这是一个让心健康的方式,脱离开日常的干扰,让心安静下来,纯粹的呼吸,单纯的作息,尽量简单的餐食,隔断与外界的联系,亦无外界的干扰。义明帮忙选择的酒店所具有的氛围,也使得静修获得了一个纯粹的空间:一切回归到最简单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

 

仁波切说:圆满的人生,就是打破身体五官的局限,有能力来学习佛法,自己的“性”是非常有智慧的,通过学习它会成长。就好像一个穷苦的人,住在一个藏着黄金的屋子里,因为他并不知道所住的屋子底下藏有很多黄金,所以他一直很贫困。如果他早知道屋子底下有黄金,他早拿出来,生活就会好起来而不至于贫困。这就是人生的寓意,今天我们不知道自己人生的黄金,知道了就会有好的人生。有了来这里,拥有这个学习的机会,学会让自己的心健康,就会充满快乐和福分,就会知道自己的黄金屋。

 

快乐不依赖于外在而依赖于内心,这是极其简单的道理,但是在今天的生活中却显得那样的不简单。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命运由机遇决定,如果无法把握机遇,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也就不会获得快乐和满足。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命运由父母决定,如果自己的父母不够强大,就会去找其他人,从“拼爹”到“拼舅舅”,现代社会不乏拥有这种认知的人,让人痛心。

 

 

 
 
无常就是变化
 
 
 

 

冉江仁波切继续问我们:试想你自己1~40岁的人生过程中,是否做过有意义的事情。因为40年过去,人生也差不多过去一半了,是否做了帮助别人的了不起的事?你在这40年里做过很多事情,甚至晚上睡觉做过很多梦,但是仔细观察自己,可以记住的事情有多少呢?又有哪些梦可以记住呢?很多事情都会遗忘,就像梦一样,人生就是这样无常、变化。

 

无常就是变化,这些变化就是一切法的状态,就是本性。因为无常,我们今天来到这里,变化、无常不是坏事,是自然而然的,只需要理解。平时生活中因为没有无常的概念,所以对于变化常常感到惊讶,这是准备不足。外在是无常的,但是内在的性是有能力来面对无常的,内外的结合是圆满,是有福报。

 

仁波切讲解这些观点时,外部变化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日常的体验就能感受到不断的变化,无论是四季、气候、自然的风光以及物种,还是生活的环境,与人的交往,所面对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对于内在“性”的能力部分我却不能把握得很透彻。六祖著名的论断“非幡动非风动而心动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启示,这是否如仁波切所言的内在“性”是有能力来面对无常的呢?我还需要另外做些功课去理解才行。怕跟不上仁波切讲解的内容,我先把这个问题放下,继续听讲。

 

仁波切说:在日常生活中,有钱财,有名有利是不会持久的,因为这些东西不会让你获得真正的幸福,甚至还会带来痛苦。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并不一定需要。因为看到邻居有的东西,你就觉得自己一定需要,结果一直忙碌。人群中的怀疑与欲望是很痛苦的,很累的。生活中的幻影所形成的快乐,如果是恒定持久的,就会做到底,这是好的幻影。但是如果舍不得会是更痛苦的情形。了解了这些,便会自然放下。举个例子,一顿丰盛的晚餐放在你面前,你知道吃了会非常快乐;但是如果贪吃,就会带来痛苦。如果你知道煮这一餐的人非常肮脏,你会不想吃,甚至会吐出来。

 

类似的情况很多,外在给予我们的好像是幸福、快乐,如果一直追求下去,放不下就是痛苦,这些情形我们常常会感受到。没有经过很仔细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就不会发觉这些追求是我们不快乐的原因。你在和邻居攀比的时候;你关注别人取得成功而没有随喜的时候;你只是感受自己所失去的而忽略了自己所拥有的时候;我们在拓展自己欲望的时候,已经埋下了痛苦的种子,只是我们不自觉而已。

 

仁波切再举例说明:听惯别人对自己说赞美的话,觉得很舒服,有人说了自己一点坏话,批评一下就不舒服,甚至非常期待别人的赞美。请不要在乎别人的赞美和批评,文字只是文字,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变化,把这些当成没有意义的废话就可以了。对物质也是如此,不要执著,生活中得到的,比如很好的身份、很多的赞美、别人的批评,都不要执著,因为这些都不具有稳定性,一切都会随时变化,要拥有这个观念。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高兴的心态,人生本来就是无常,在生活中要去观察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别人赞扬你、批评你都不需要在意,这不是永久的快乐,无常与变化才是你需要接受的东西。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着。年轻时,渴望考上好的大学,拿到所期待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惊喜和满足油然而生。大学毕业时,这所学校带给自己的欣喜已不复存在,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成为新的人生目标,能够得到通常意义上的好工作让自己满心欢喜,觉得这已经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规划着去哪里度假。当这一切都逐渐实现的时候,又开始希望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过程,让孩子又开始重新经历……这一切被我们看作人生的全部。如果这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认为是天大的不幸。我们的生活单调、琐碎、重复,浪费在关注别人的评价和无止境的物质追求上,每一个人生的节点,每一个目标都会被下一个节点、下一个目标所替代,除了不断的追求之外,没有学会感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虽然我们大学毕业,很多人甚至是博士毕业,其实都还没有学会如何度过人生。

 

为了拥有更多的财物,我们拼命追求最后沦为它们的奴隶;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赞美,我们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为了让别人羡慕,我们透支了所有的时间和安静,这一切都只为掩饰我们对于无常的恐惧。时间和精力消磨殆尽,只为了维持虚假的事物。不安的恐惧导致稳定和确定的追求,我们甚至无法接受任何的变化,更不愿意面对无常这个真实的现实。

 

变化不是独自的改变,不是名利的获取,不是刻意主宰和控制什么。变化是主动迎合环境,和环境互动,变化就是淡然、自然和融合。没有其他外在的衡量标准,只有内在的和谐与自然,只是需要时间和自由,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融合于环境,让自己和周围和谐,就是变化最好的形态。

 

如果可以领会变化的真实含义,那么变化就会成为我们最适合的生存方式,而当我们真正理解变化之后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不受时间的约束,不受地域的约束,我们唯一需要改变的是:不应该为工作活着,而是为和谐活着。放下欲望的追求而遵从于自然,遵从于内心的安静,放下自认为是有价值的事情,放下所谓的“成功”,回归内心和自然。

 

我看过一段顶果法王讲经结束时说的话:“我现在78岁了,一生看过这么多的沧海桑田,这么多年轻人去世了,这么多与我同年纪的人去世了,这么多老人也去世了;这么多高高在上的人垮下来了,这么多卑微的人爬起来了;这么多的国家变动,这么多的纷扰悲剧,这么多的战争与瘟疫,这么多恐怖事件遍布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些改变都只不过是南柯一梦。当你深深观照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没有哪样东西是恒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是最微细的毛发也在改变。这不是理论,而是可以切身知道,甚至亲眼看到的事。”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载体,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生命本身按照自己的规律在变化着,一呼一吸之间,很多东西都在变化,没有痕迹,不露声色,但是一切都变了,这就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活力就在于不断地寻求变化,像溪水一样,自由地流进流出。假如我们可以认识生命而不攀附任何其他的东西,我们就能了解到生命只是来来去去而已,明白生命的无常,这样我们才真的懂得了生命,也因此拥有了生命。

 

人们痛苦和迷惘的根源,是希望获得一切永恒的东西:幸福和快乐永恒、成功永恒、被人尊重永恒,每一个目标都可达成永恒,甚至内心里渴望着生命永恒……我们多么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为了维系这些渴望的恒常不变,我们常常被虚假所蒙蔽,欲望也成为被利用的诱因。人们关注房价,没有买到房子的人期待着房价跌下来,而已经买了房子的人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所以就会有这样的新闻,一个楼盘降价时,已经买了房子的旧业主联合起来,把售楼部砸掉,让正常的工作无法进行,甚至需要动用警察来维持秩序。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无法简单地用商业逻辑、合约来诠释了。相信在那一刻,希望保持自有价值的欲望战胜了理性,同样也给人们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导致人们相信一切都可以如旧,一切都可以保持原有的价值。这些渴望和期待,让我们忽视了无常的真相;恒定不变的观念和假设,会让人失去理性并显得脆弱,直接导致无法面对现实、接受变化。我们总是认为改变等于损失和受苦,变化就意味着不安全。这样的认识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中,使得我们总是为了维持不变而做出种种不切实际的努力,先贤说“变,是唯一不变”。变化才是恒定不变的,除了变化之外,人生会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在我所研究的领域里人们也能感受到无常,在人们不断地想确认未来经济何时复苏的2012年,却出现了奇迹,这一年的第一季度三星超越诺基亚、苹果一跃成为手机行业的世界第一。作为一个1998年才刚刚进入手机领域的全新品牌,三星突破了亚洲企业代工的宿命,此时的诺基亚已经超越摩托罗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并保持了14年全球领先地位。诺基亚想不到14年之后被三星超越。

 

三星不同于亚洲其他企业以价廉取胜。三星的智能手机并不比苹果的便宜,但速度更快,屏幕质量更好。三星向西方企业学习,注重创新、市场和设计,把自己定位为高端产品,这样反而脱离价格和成本控制的束缚。三星也是苹果最大的代工商之一,通过跑量,它降低了自己零部件的成本,又学到了技术。三星把一个亚洲企业成功地转型为创新型企业,并具有西方优秀企业的品牌和设计能力,这就是其创造奇迹的内在因素。不受环境的约束,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苹果如此、三星如此、华为如此、西门子也是如此。这些不受环境影响的企业都会围绕着创新展开自己的战略,并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到机会。

 

乔布斯曾经这样引用毕加索的观点:“‘好的艺术家抄,伟大的艺术家偷。’我们从不为窃取奇思妙想而感到羞愧……我认为,令麦金塔计算机(Mac)变得伟大的部分原因是,在它身上倾注心血的是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又是世界上最棒的计算机科学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苹果为什么可以成功,因为从思维方式上,乔布斯已经为苹果注入了全新的变化观念,难怪日本评论家嘲讽说:“我们可以为一部iPhone提供60%的零部件,却再无能力奉献Walkman。”

 

让我们再看看那些不愿意面对无常,不接受变化的企业的例子。实际上,在柯达之前,很多摄影器材的佼佼者也破产了,如美能达、爱克发等,柯达应该了解到这个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技术带来的根本性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但是为什么依然没有逃离同样的宿命?如果分析柯达的困境,正所谓“成也胶片,败也胶片”,正是陶醉于胶片业务的巨大利润,在数码影像产品蜂拥而至后,柯达的转型显得沉重而缓慢。在错失转型的最佳时机后,柯达如今已不得不通过抛售专利等方式卖血求生。

 

在回顾这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很多曾经是行业巨头的企业无法延续自己以往的风光,柯达、瑞萨、黑莓、索尼、松下等,相反苹果、三星、华为等为什么会增长?失去辉煌的,一定不是市场的原因,一定是因为企业故步自封、自我陶醉,看不到危机,甚至满足于自己所具有的核心优势。创造奇迹的,也一定不是市场的原因,一定是因为企业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转型和调整,时时让自己具有高度的危机意识。这样巨大的反差,源于企业自己是否愿意做出转型,并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倾注足够的热情。转型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是如此重要,如果不愿意为转型做出努力,就会被淘汰。德国媒体评论认为:“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

 

不要执著于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不要因为曾经的核心能力而让自己故步自封。导致这些曾经辉煌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对无常的理解不够,是因为它们不愿意承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更因为这些企业管理者的内心中,存在侥幸的心理,期待着市场还会留有空间,还会有怀旧的顾客。无情的现实打碎了这一切,无法面对变化,放下自我优势的企业,环境超越了它。

 

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改变自己,无论是看待事物的方式,还是反观自己的方式,同时更需要开放的学习,在行动中呈现接受无常的思维方式,把每一次改变都视为一次全新的机会,努力让自己感受到这些机会带来的喜悦。随着每一次的改变,我们对于生活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与宽广,越来越接近本心与自然,由此带来的是真正的稳定和安然,此时我开始明白内在“性”的价值。

 

用索甲仁波切的一段话来开示自己:“当海浪拍岸时,岩石不会有什么伤害,却被雕塑成美丽的形状;同样道理,改变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也可以磨掉我们的棱角。透过各种改变的考验,我们可以学习发展出温和且不可动摇的沉着。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了,善心和慈悲心也开始从我们本身自然反射出来,并且把喜悦带给别人。这个善心可以超越死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基本的善心。整个生命便是在教我们如何发掘那颗强烈的善心,并训练我们实现它。”

 

 

 
 
信仰与确信
 
 
 

 

在前行学习的部分,冉江仁波切谈到了敬畏之心,谈到了敬仰与确信。冉江仁波切举了太阳的例子作说明:

 

太阳把阳光洒在大地,它并没有决定在哪里撒得多一些,在哪里撒得少一些。每个人能够得到多少阳光,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坐在屋檐下,能够得到阳光照射的机会就会少,如果我们站在阳光下,阳光就会照耀在我们的身上,所以不是太阳有偏爱和不公平,而是人自己的选择决定了获得阳光的多寡。

 

得到什么并不取决于别人,也不取决于你的上师、你的父母、你的朋友,甚至不取决于你所在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你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确信给予你帮助的人、与你相关联的人,确信你拥有的一切和所处的环境,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福报。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我们总是认为有差别,因此就会有人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而悲伤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其实这个世界是公平的,给予每一个人的都一样,就如太阳洒下的阳光,可以收获多少,却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和我们确信的习惯有关。

 

佛教确信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转世”的观点,在此次不丹静修之前,我还不能够理解“转世”的真谛。占祥问了一个问题,让我恍然大悟。占祥问的问题是:如何衡量仁波切的水平高低?乌金堪布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奇特,在他的认知里似乎从未想到过这个问题,从来不存在评价上师的观念。我在惊讶乌金堪布如此回应的同时,忽然明白了这里面深刻的奥妙。在不丹,人们相信佛法、相信上师、相信轮回,这种确信的心态,可以使人具有敬畏之心、敬仰之心,从而获得安静和圆满。

 

占祥所问问题的答案,让我理解到一个重要的观念:

 

内心的信仰。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看,一切都可以质疑和怀疑,正是这种怀疑一切的科学之心,推动着人类借助于技术和科学,了解自然的规律,也满足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欲望和追求。所以,质疑、不崇拜权威、打破规则。创新及超越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我们相信科学是认识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推崇挑战权威的行为,对于怀疑与质疑的精神持有认同和赞赏之心。科学的确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认识心、认识人的本性,如何让心安静且祥和?科学似乎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个全新的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就是“确信”,就是信仰与敬畏。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建立转世和轮回的主要论点,是以深刻了解心的连续为基础,是因缘和报应。佛教相信普遍性的因缘法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会改变,都有其因缘,因此不相信有一个神圣的造物主,也不相信有生命可以自我创造。相反,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转世和轮回是那样的确定和明确,每一位上师都有转世,每一个人都有轮回,源于这样的确信,恭敬之心油然而生,由此而产生自然而然的信心,因为前世已经做出了体验。诚如顶果法王所说的:“恭敬心是修行的核心,如果我们心中只存有上师,只感觉热诚的恭敬心,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看做是他的加持。如果我们能够以这种永远现前的恭敬心来修行,它本身就是祈祷。”

 

经常有学生给我写邮件,这些怀着梦想、兴奋和激昂走入大学校园的同学,面对的竟然是无助、困惑、迷茫,甚至是颓废。他们内心煎熬、感受孤独;他们获得好的成绩却无法融入现实;他们背负着家庭的负债和对姐妹的负疚,为了让他可以读书,家中姐妹必须放弃读书;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奔波于不同的招聘会场,甚至有些人找不到工作……这些困惑动摇了学生们读书的信心。虽然这仅仅是一部分同学的生活写照,即使没有这些困境,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无法确定大学生活与未来之间的必然联系;无法界定知识和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更加不能确认的是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

 

在一次给学生的讲座中,一个学生问我“什么是信仰”。这个疑问就是上述学生困惑的根源。现在的学生连什么是“信仰”这个概念都感觉模糊和不确定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出他们生活中的困顿与焦躁。我在试着回答学生这个问题,也在澄清自己的认识。信仰就是一个人所认定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具有信仰的时候,他可以很好地接受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他可以很明确地以自己的信仰做出判断而不至于迷茫和混乱。信仰至少包括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而在三种信仰中,所历练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确信并超越困顿。

 

30年经济的发展,无论在物质领域还是技术领域,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人的精神领域却呈现出一丝丝混沌和焦躁。

 

人活在世上,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也会遇到很多的痛苦与挑战,如何让自己的创造有益于世界,如何让自己遭遇到痛苦和挑战时能够安然处之,这就需要信仰的力量。在幼小的时候,我们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信仰父母,确信父母可以给予我们正确的指引;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们也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信仰老师,信仰知识,确信老师可以依赖,知识可以依赖,并给予我们正确的理解。上了大学、进入到社会,我们遇到的挑战和痛苦加大,独立承担责任的压力开始让我们困惑,同时因为能力的增强,我们开始质疑老师、质疑社会,甚至质疑所学到的知识,找不到可以依赖的对象。压力与质疑导致更大的困顿。加之内心没有建立信仰的力量,迷惑和困顿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为信仰缺失所产生的恶果又加重了这些痛苦和挑战。我们自身的困顿大部分源于内心信仰的缺失。

 

我曾经在中国几所商学院任教于MBA/EMBA,学生们也非常热爱学习,但是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中国商学院读书的同学们更愿意评价老师,更关注同学关系网络,他们不是确信回到学校一定要在学习上获得大的突破,相反他们更看重学校是否出名,校友是否有影响力,能否在同学中建立深厚而又有价值的关系。所以中国商学院在推介课程时,会以更大的篇幅来推介校友;商学院动用很大资源和精力建校友会、设计各种学生活动。为学生服务并没有什么错误,让我所担心的是其目的。在很多同学的内心中,并不相信管理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不相信老师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指引,因为在学生们看来,他们自己的管理经验完全超越了老师。

 

我曾经听过一个国内很有名气的企业家对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您上课什么都不讲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带着这样的心态回到学校读书,能够有多少收获就可想而知了。这个时候,我真的开始怀疑每个商学院所做的课程教学评价是否正确,课程结束后,学生为上课老师做评估,这个分数决定老师是否能够拿到完整的课酬,能否获得绩效考核的成绩,能否继续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甚至有些学校把这个分数和老师的职称评定挂钩。两种老师能够获得高的分数,一种是学生自己服气和欣赏的老师,一种是讨好学生、让学生用人情来打分数的老师。真正糟糕的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关系,不再是学习关系,而是交易的关系。通过教学使老师与学生各自能力提升的目标,已经被这种莫名的关系伤害了。

 

真的是因为老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没有学生强,学生就该认为在老师那里学不到东西吗?事实一定不是这样,学生学到东西与否还是取决于学生自己。我为此专门写过一篇题为“管理学教授可以贡献什么价值?”的文章来阐述这个问题,我觉得管理者回到商学院学习,是获得一个自我反思的空间和时间,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转化和提升的过程,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转化自己,就无法真正学到东西。我也承认老师们有局限性,老师们对于企业实践的问题没有更好的体验和沉淀。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是否可以学到东西,并不取决于老师,而是取决于学生自己。如果学生愿意信任老师,具有敬畏之心,收获的一定是学生自己,而不是老师。我曾经花时间到北京大学听中国哲学课程,不管课堂上同学们对老师的评价如何,我自己觉得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了解到之前未了解的东西,对《易经》的理解,对和谐的理解,对老子、孔子的理解,也包括对佛学的理解。也是因为这些课程的学习,让我在听仁波切开示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的基础,而不至于毫无头绪。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每个同学可以得到什么并不取决于老师,而取决于自己。可惜的是一些学生并没有醒悟到这一点,反而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老师应该具有更大的能力与更多的知识。如果学生们自己不做出调整,没有养成确信的习惯,那么在商学院的课程中想要得到好的收获,恐怕是做不到的。老师也一样要调整自己。对于知识的确信,对于实践价值的确信,对于理论和实践之间联系的确信,才会发挥老师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果老师自己都不确信理论的价值,不相信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想要学生确信是不可能的。老师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去真切地理解实践和感受实践,同样和那些不确信回到商学院可以学到东西的同学一样,失去了内心信仰的力量,又怎样可以让自己拥有被确信的影响力呢?

 

“转世”、“轮回”的观念,让人不再需要去怀疑什么,只需要恭敬与敬畏,只需要确信就可以了,这种确信让内心很安定,让人有所依赖。生活中的常识让我们理解到: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只有经过一番艰苦拼搏、与无数人竞争,才会赢得被尊重的地位。现实的情况也的确如此,人们通过激烈的竞争,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只为获得成功。但是大家并不了解,这样的成功往往需要借助于外在评价标准,同时因为变化而无法保持持久。也正是因为这样,已经获得成功的人为了保持所取得的成功,要持续做出更多努力;而暂时不成功的人,则用更多的努力来打破界限,期待超越对手获得成功。这直接导致权威被打破,怀疑和质疑成为人们的行为选择,却没有人愿意认真思考这种种的努力是否带来的伤害会更大、更多。

 

渴望成功的欲望战胜了一切,而忘记了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准则,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出现的一幕,可以让我们更深地理解这一点。由于要在淘汰赛中选择对手,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四对羽毛球女双选手在比赛中消极比赛。其中包括排名世界第一的于洋/王晓理。赛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羽联决定,取消涉嫌消极比赛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旼贞和印尼组合波利/焦哈利四对选手的奥运会资格。当事人觉得非常委屈,因为她们这样做并没有违背比赛规则,而她们自己也是因为伤痛在身,无法持续激烈的比赛,战术性地选择比赛的节奏,以保证自己有力量获得冠军。该如何理解这件事情呢?在我看来,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这是运动员必须信仰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获得金牌。虽然对个人来说获得金牌比登天还难,而奥运历史上每届还是有几百个不是因为金牌而成功的人。金牌只是一个可以外显的标志而已,并不是奥运本身的价值,被真正记住名字的是那些对人类精神本身有贡献的选手,我认可刘翔的原因也在这里。

 

这就是我们的常识在作怪,因为在常识里面,只要获得奥运冠军,避开强的竞争对手就是好的选择,而不是去体现奥运和体育精神本身的信仰,即全力以赴、更快、更高、更强。

 

对“转世”、“轮回”的理解,是一个帮助人建立确信和内在力量的过程;一个人在内心拥有确信的能力,他就会对自己的力量担负责任,因此会显得比较内省与内敛,他会有敬畏之心和恭敬之心,他会依赖于内心力量的牵引。信仰往往展现为人内在的对自我要求的定力。

 

不丹被称为世界上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也许和他们确信内在力量,确信所拥有的生活和相信国王、国家有关。我没有深入调查,不能轻易下结论,但是这个国家的国民有超过75%的人信奉佛教,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

 

自20世纪60年代后,不丹才逐渐向外部世界开放。随着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不丹也面临着毒品、失业和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我最担忧的是,随着世界的改变,会让我们丢失很多属于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传统价值和事物。”第五代国王旺楚克在一次演讲中谈道。从这样的担心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国王对于国家和国民的“恭敬”与“敬畏”之心。

 

对“恭敬”和“敬畏”之心的理解,让我获得了一种轻松的感受,发现拥有信仰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怀着恭敬之心,相信老师,相信家人,相信生活,对于周遭怀有敬畏之心,内敛与内省,就会获得内心强大的力量,有了确信的能力,人生的痛苦和挑战都能够面对、接受并安然处之了。

 

这些理解让我联想到佛教、儒教、基督教。佛教的“转世”和“轮回”让每一个人可以安然接受变化,可以确信自然的延续和心的延续,没有“我”的观念。在这里,学生与上师之间是平等的,因为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上师是“转世”而来,不需要质疑与怀疑,只需要托付。儒家看重的是“孝”,“无后”事大,在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传统中,传宗接代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传承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老师与学生之间是教与学的关系,是师道尊严。对于事业的传承也是内外有别,孔子用其一生所做的努力,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传承给自己的弟子。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人有原罪,需要用一生的努力来赎罪。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西方,拥有财物者会把财富捐赠出去,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等,而在亚洲,尤其是华人,则是把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女,在佛教所在的地区,最大财富是智慧的获得,一个放弃财富与世俗生活,出走去做朝圣者或游方僧的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他们被认为是在从事一件伟大的事业,佛陀就是最好的例证。想到这里,我对佛充满了敬意和敬仰。

 

仁波切说:不用去感觉你是否有佛性,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信任,在信心;重点是恭敬心,就是完全信服。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肯用功,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办法将教法带给自己,训练自己的心不要重蹈过去的习气,如果你能和正在发生的事安然相处,不要过分注意,过一阵子你会发现任何事情都不会持续得太久;烦恼也是如此。尤其是我们的肉体,所有的事物都会改变,如果你就让它们去,它们就会自然解脱。

 

上一篇:如何提升研发人员的非技术才能
下一篇:顺丰最恐惧的对手——德邦物流成功之道

对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