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专家讲师


2024-04-25 09:21:40   来源:   点击:
37 朱云龙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信息服务与智能控制研究室主任,辽宁省数字化协同制造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 项目
专家类型 序号 姓名 职务 研究方向 品牌课程
政策专家 1 李毅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宏观趋势 《工业制造业的使命和担当》
2 叶定达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副局长、 一级巡视员、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   《促进专精特新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3 张峰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5G、走访企业案例教学  
4 杨学山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 汉字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和开发,信息经济学,信息法学,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认识发展趋势、主动把握机遇》
5 郭炎炎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国防科学技术  
6 齐续春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  
7 任玉岭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资深参事 经济社会发展。在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期间,他提出的建言之多、影响之大,被媒体称之为“任玉岭现象”。 《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8 尚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现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外部董事、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高分子化工专业,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中国互联网发展实现新跨越》
9 余健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原副司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科技部相关政策解读 《科技部在“十四五”期间制造业的战略解读》
10 王建伟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 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与展望》
《数字领航 换首超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国方案》            
11 姚珺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 产业政策  
12 王建翔 中科院博士
四川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原副司长
先进制造商学院总裁二、三班班主任
中小企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政策解读、走访企业案例教学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2025政策理解及要点分析》
13 郭福华 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副主席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新基建、数字化转型 《新基建背景下的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14 顾学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兼任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委书记
研究范围涉及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战略、多双边经贸关系、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产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内贸流通和品牌战略等领域。 《扩内需 促开放 助力内循环》
15 解三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运行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16 赵长茂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经济学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学研究,侧重于研究宏经济问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两会精神解读》
17 辛仁周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与法规司原巡视员
先进制造商学院总裁四班班主任
产业政策 《发挥产业政策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18 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科技咨询战略研究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所所长
从事教育与科研管理、科技战略规划、科技评价和政策研究工作 《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
19 王一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从事宏观经济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技进步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区域经济与政策等领域。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20 李北光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公司副总经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原副司长
智能制造 《两会后,制造强国战略解读》
《夯实基础能力 建设制造强国》
21 年勇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司长   《制造业亟待提升的三方面》、《美国从来没有放弃制造业,直到今天》
22 赵华林 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副部级)、环保部原污控司司长 环境影响研究,主管多项环境管理工作。 《如何把握经济发展与“双碳”关系》
23 刘文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 从事能源资源管理政策研究和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工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方面政策制订、管理工作。 《"双碳"目标下产业的转型及机遇》
24 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巡视员   《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政策导向与企业抉择》
25 李广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IT产业研究 《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现状、趋势与政策》
26 刘九如 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华信研究院院长    
27 宋烜懿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政策研究部部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
中小企业政策解读 《化危为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新机遇》
28 盛朝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
29 郭春丽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所长 十四五解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30 陈智国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则智库(北京)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从事科技园区、产业经济、服务经济、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等领域研究咨询,主持参与完成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长期规划”“北京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等100余项咨询项目。  《“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规划编制建议》
31 杨春平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 生态文明、绿色制造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32 王喜文 博士,数字艺术家、科技畅销书作家,曾经长期在国家工信部直属单位工作,历任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工业4.0研究所所长。 区块链研究和NFT创作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33 徐静 电子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制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智能制造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分析》
《智能制造五大新模式》
34 张健 中信联产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博士、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两化融合、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研究,先后牵头和参与编制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文件。 《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申报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解读》
《工业互联网专项交流》
35 顾成奎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 绿色制造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36 孟祥宇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案例分析》
37 朱云龙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信息服务与智能控制研究室主任,辽宁省数字化协同制造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 项目申报要点解读、工业4.0、智能工厂、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专项申报与验收政策解读,要点分析,案例分享》
《工业4.0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38 童有好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 转型升级政策、项目申报要点解读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政策》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技改、国家级企业中心、技术中心、核心竞争力等专项申报解析》
39 赵立琨 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级排名第一 南京慧德副总经理、资深顾问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体系助推转型新动能,两化融合体系贯标》
40 左世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
41 袁晓庆 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副所长 参与多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参与国内多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特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方案设计、建设水平评估。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路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解读》
42 葛婕 赛迪智库集成电路所产品与系统研究室主任 集成电路政策解读 《解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研究》
43 杨书兵  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党组成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领导;省委统战部领导;工信部领导及专家;民进省委会、市委会领导;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杭州市委统战部领导;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管委会、政府领导;   《聚焦高质量发展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44 陈学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助力制造强国》
45 尹艳林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民营经济31条”背景下的企业布局》
46 张相木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装备工业司司长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深刻领悟智能制造内涵和本质—扎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47 李忠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解读》
48 白旻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信息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绿色制造相关政策解读 《工业绿色发展政策解读》
《绿色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专项申报验收解读》
49 张涌岩 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招标业务五部三处处长 专项招标流程、要点解析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招标流程及后续资金使用事项介绍》
50 黄汉权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 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经济、食品工业、城镇化 《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挑战、机遇与路径》
51 邱灵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 产业经济 《面向2035的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思考》
52 韩俊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原巡视员、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标准评审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标准 《企业标准战略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53 郭嘉海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委员、单项冠军办公室副主任 单项冠军 《单项冠军培育与资质申报要点》
54 周平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 中小企业相关政策解读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取向》
55 张玉清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56 赵作权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   《聚力先进制造业集群“雁阵效应”,率先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57 宋文光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志愿服务专家、先进制造商学院政策研研究室高级分析师、先进制造商学院咨询部项目组组长;近千家专精特新 长期从事产业政策研究,聚焦制造业企业提供政策匹配咨询指导、擅长产业政策解读、项目全流程管理控制、政策项目申报及管理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体系及相关政策解读》、《从小巨人到单项冠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
58 吕勤晓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智库专家委员会政策研究组
副组长、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志愿服务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先进制造商学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辅导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体系及相关政策解读》、《从小巨人到单项冠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
  59 刘怡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副巡视员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管理  
技术应用 1 干勇 中国科协常委
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材料、冶金、现代钢铁流程的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领域连铸工程与新技术基础理论、技术集成研究和近终形、高效连铸等方面的工程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高端制造及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2 蒋明炜 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ERP首席专家
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事业,先后组织领导了近百家企业的管理诊断与管理信息化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实践经验。 《智能工厂规划建设》
3 屈贤明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
长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曾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国家级重要文件的制定工作。 《中国制造与智能制造》
4 张浩 同济大学 教授、博导
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进展与智能制造企业应用》
  5 刘科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清洁能源,先进制造 《发挥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强磁场”,引领现代集群协同转型升级》
技术应用 6 郝玉成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委员、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IEEE智能制造标准化委技术咨询委员会主席 在八十年代初承担了最早MIC系列微型可编器的研究开发。在“六五”期间,承担了我国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MPC-10的研究开发。负责制定了我国第一套PLC的系列国家标准。 《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7 周少雄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 《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
8 魏少军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原所长 致力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和通信专用集成电路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研究,面向设计再利用的SOC=设计方法学研究和高层次综合技术研究。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9 沈昌祥 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
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密码工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安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等)、网络安全等方面研究工作。 《网络安全可信是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和保障》
10 强毅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中汽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质检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认证认可专业技术委员会顾问;国家发改委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咨询专家。 多年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标准化、制造业信息化等研究和管理工作。 《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 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1 郭桂蓉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主任、高级顾问。国防科技大学“自动目标识别(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创建人。 主持并设计研制成功舰船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空中目标电磁特征提取与识别系统、宽带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舰船、装甲、飞机等目标自动识别综合系统、雷达抗干扰系统、雷达干扰自动识别系统。 《智能制造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技术应用 12 顾晓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医学博士,中共党员。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十余项。 《面向2035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思考》
13 卢秉恒 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金属切削机床学会理事长,宁波大红鹰学院院长,东莞理工学院双聘院士。 主要从事快速成形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高速切削机床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2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3D打印与精准医疗》
14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重庆邮电大学名誉校长,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光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网的研究与项目管理工作。 《5G技术与应用》、《5G时代的互联网》
15 周济 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武汉市原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原部长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 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数控技术与智能制造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走向新一代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极大历史性机遇》
16 谭建荣 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系主任。 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研究。 《智能化制造与数智化转型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技术应用 17 单忠德 机械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及机电设备开发、机械工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制造研究。 《智能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
18 李伯虎 系统仿真及制造业信息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 长期从事仿真计算机系统、系统寻优、数字仿真软件、分布仿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总体技术、并行工程与虚拟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造制造初步实践》《技术革命已全面展开 智能+时代正在到来》
19 孙逢春 新能源汽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校长顾问,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电动车辆总体理论与现代设计方法、电动车辆整车结构、系统集成与动力系统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提出并构建了中国电动商用车、充/换电站系统等系统技术体系。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发展的技术问题》
20 程京 医学生物物理学(生物芯片方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及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团代表。 主要从事DNA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芯片缩微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和在健康管理、疾病诊断、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以及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大健康管理相关研究。 《将技术融入到健康当中》
21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曾任邮电部数据通信研究所所长,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兼数据通信局局长,邮电部邮政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联通总工程师、副总裁。现任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工。 长期主持数据通信领域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攻关,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主持设计、建设并运营了国家公用数据网、计算机互联网、高速宽带网,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主持设计、建设并运营了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网络发展》
技术应用 22 张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顾问。 从事人工智能理论、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分形和小波等理论研究;并把上述理论应用于模式识别、知识工程、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 《第三代人工智能的特点、现状及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的魅力就是它永远在路上》
23 李培根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了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工业生态需开放思维》、《智能制造中的数据意识》
24 刘忠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物理化学学报”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墨烯制备基础科学中心”学术带头人,曾任国家攀登计划(B)、973计划、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石墨烯产业:制造决定未来》
《石墨烯材料的创新实践》
25 杨兵强 华为战略部产业政策与战略平台总监、华为5G亚洲组委员、网络5.0组委员
兼任科技部宽带网络专项总体组专家、TDD产业宽带联盟产业组长
5G、新基建 《5G产业发展和战略选择》
26 胡坚波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通院副院长 可分享数字经济、区块链、智慧城市、互联网+。对GSM、CDMA无线网规划方法有深入的研究,曾为多个移动运营商提供业务、网络的咨询服务,拥有丰富的经验。 《5G政策与趋势解读》
27 张东 中国电信集团工业事业部总监 中国电信行业信息化、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顶级专家 《5G商用后制造业机遇与挑战》
28 赵敏 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致力于企业如何实现创新及转型升级的研究与实践,为企业解决大量技术问题。 《工业文化与智能制造》
29 朱铎先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实战型专家 《以数字化为手段打造人本管理新模式》
30 姜涛 工信部电子五所环境与绿色发展中心科技创新部部长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技术复核专家库成员
中国绿色制造联盟专家委员
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
主要从事毒害物质检测替代、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方法研 究与技术应用工作。 《绿色制造理论与企业实践》
  31 彼得·鲍尔 亚琛工业大学博士、曾任名企全球高级副总裁   《借鉴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领头羊”,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技术应用 32 于泽军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北京大学工学博士 经济学院博士后
工业互联网、数字制造、5G 《装备制造业的昨天今天明天》、《未来制造将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33 谢克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信息化研究员
《工业互联网APP发展白皮书》主要撰写人
工业软件、设计仿真 《从工业软件到工业互联网APP》
34 于志明 空军研究院战略预警所高级工程师;装发装备承制资格专家组成员;GJB9001高级审核员;ISO9001主任审核员。 军民两用 《民营企业如何参与“军民两用”》
35 陈更新 炀和智能首席技术官 移动通讯和智能硬件近20年从业和创业经验,先后任职于摩托罗拉、索尼、联想等公司;曾获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物联网应用创新专项赛的一等奖。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36 贺东海 空天竞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师
复合材料技术专家
一直从事航天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曾作为项目技术总师,承担完成了快舟-11、快舟-21运载火箭和某先进高超声速滑翔弹道导弹的发动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研制;由于在研制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被授予唯一的“突出贡献特等奖”。 《新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可期》
37 宁振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中国船舶独立董事 三体智能、智能制造 《“新基建”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
38 吴爽 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深架构师;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创新成果核心成员;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特聘专家;《江苏省“强云架构”白皮书》撰稿人;南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组成员。 工业互联网 《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
39 路东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基础零部件专委会主任;联合智造(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注研究基础零部件行业智能化改造。 《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构建智能化工厂》
40 张旻昱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 新能源汽车 《2020,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
技术应用 41 张龙 工信部赛迪顾问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总经理、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金牌专家。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42 张朔 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互互网应用创新中心主任。 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 《关于“工业数据”的理解与思考》
43 张锐 本硕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毕业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曾任职于中海油,负责海上平台设计(设备选型工作),现任教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光机电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非标设备开发。为弹簧生产厂、桥梁厂等企业开发过多种以机器视觉技术为核心的检测设备、生产线。最近还涉及石化行业冷却塔的改造领域。 《机器视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典型应用》
44 李昌龙 中车精益专家评委,株洲所精益管理专家, 多次参加清华大学、华南地区APS协会、中车级精益生产、智能制造和工业工程应用等主题学术交流活动,曾获清华IE亮剑全国大赛一等奖。 《智能工厂的探索与实践》
45 杨智涛 迈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资深顾问、资深工业互联网专家、英国曼切斯特大学计算机硕士 制造业信息化及系统集成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46 沈皓玮 国内资深实战型数字化制造MES/APS管理系统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专家 数字化生产、工业自动化、数字化转型 《制造企业工厂数字化转型实践之旅》
47 杨海成 原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国家“十五”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组组长,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字军工》杂志主编。 致力于国防科技、型号预研、国民经济重大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产业化。尤其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从“七五”开始从事CAGD、C×××/CAM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全面认识互联网+对工业创新发展影响》
48 顾新建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系统及管理研究室主任。 先进制造、互联网、管理软件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环境》
技术应用 49 赵燕伟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学科方向负责人。 数字化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字制造/数字装备建模与仿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现代物流系统智能配送与优化调度、开放式数控技术开发与装备智能化、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制造技术等。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解读》
50 仲崇权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控制研究所所长,科技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规划专家,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多年来一直从事数据采集术、现场总线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和组态监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6项,国际标准5项。 《智能制造系统控制技术》
51 高亮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发展院副院长 从事现代优化方法及其在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等研究。 《智能设计、智能装配与智能调度》
52 田洪川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所副所长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平台重构制造业发展新体系》
53 朱明皓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研究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投资评审行业专家、财政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绩效评审行业专家 城市交通,轨道交通,产业政策,宏观经济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力提升路径》
54 闫同柱 北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世纪纵横(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展战略、战略执行体系、产业规划、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工业赋能——深度剖析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55 邹美帅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 稀土能源材料、稀土特殊功能新材料  
56 霍炎 北京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57 邹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师、高级实验师 智能制造、自动化控制、机器人  
58 黄继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师 焊接自动化、焊接机器人  
59 尹丹云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原副总工 人工智能、软件与网络平台、机器人系统集成、  
技术应用 60 胡斌 上海威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 系统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61 薛龙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光机电重点实验室 智能制造  
62 余张国 北理工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服务机器人及应用、仿生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核心部件  
63 孙勇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 感知与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  
64 刘大成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双基地研究生导师,国际工业工程师学会(IIE)中国联络部秘书长。 定量化企业诊断与效率改善;
制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城市系统工程与产业集聚;
远程监控系统与可视化生产管理。
《机器人与3D打印技术在工业4.0中的应用》
65 库涛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任 从事制造物联及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和机器人装备及系统、群智协同制造等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和工程项目实施。 《智能工厂的建设与实施》
66 庹华 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曾任职于爱立信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拥有十余年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设计研发经验,获得发明专利3项,软著6项;承担、参与国家及省市级项目7项。 《工业机器人技术引领智能制造现状、趋势和机遇》
67 杨辉 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中联重科技术委员会委员、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智慧管理建设负责人 具有近20年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和建设经验,国内早期自行研发ERP系统的技术专家,工程机械行业较早(2005年)开展物联网平台建设的专家。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探索》
68 穆宏 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与信息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德国工业技术 《德国工业4.0》
69 曾玉波 工业4.0、智能制造专家。毕业于浙江大学信电系,曾先后在华为、施耐德电气、海尔从事研发、工业化、工业战略和集团智能制造负责人工作。现任睿众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加入施耐德电气负责工业化工作,2012年加入海尔,负责海尔的“智能制造”,成了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最早的实践者。 《工业4.0:商业与制造的颠覆转型》
技术应用 70 欧阳劲松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从1987年开始从事自动化及仪器仪表行业的科研和标准化工作,1992年开始从事国际标准化工作,具有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 《工业4.0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71 姬学庄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智能制造系统、工厂精益布局、精益生产、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基于精益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
72 刘家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路径》
72 周涛 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复杂性科学、网络科学、信息物理、人类动力学和群集动力学。主要从事复杂性科学和大数据挖掘算法和应用研究。 《大数据应用实践及案例分析》
73 俞少峰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先进器件结构和制造工艺技术
器件及工艺仿真模拟,集成电路制造EDA
《集成电路产业和技术》
74 于海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博导,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 工业通信与实时系统理论,分布控制系统技术,工业无线技术,网络协同与智能制造。 《新工业革命与工业信息技术》
75 唐湘民 广州汽车集团数据信息本部技术负责人、集团数字化转型技术负责人、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广东省数字化联盟创会理事长 数字化转型 《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与实现》
76 方泽昂 埃森哲欧洲专家顾问
华为英国咨询顾问
中兴欧洲咨询顾问
数字化转型、智能自动化  
77 赵国强 天津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主任 动力电池  
78 徐洪海 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会员 智能制造标准定制及智能工厂顶层架构的研究、核电设备技术与标准、电站工程、环保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企业智能化升级实例分析
79 李鹏程 员,节能与低碳研究室主任,APEC能效和节能专家组(EGEE&C)联合主席,ISO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CCCC)交流培训工作组召集人,ISO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可持续金融工作组(ISO/TC207/TG1)召集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节能低碳首席研究长期支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政府部门出台能源,资源,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等领域相关政策,构建我国节能低碳标准体系,负责组织我国节能低碳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重点领域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集成控制技术研究与信息平台开发》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获科技兴检一等奖等奖项。 双碳目标下产业创新与绿色转型发展
  80 刘丰 清华大学博士,先进形成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轻量化材料形成技术及装备中心副总经理
轻量化材料 轻量化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
经营管理 1 宋志平 中国上市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宋志平曾出版过《包容的力量》、《央企市营》、《国民共进:宋志平谈混合所有制》、《我的企业观》、《整合优化-宋志平谈企业转型》等十多本书籍。 《经营制胜》、《问道管理》、《企业迷思》
2 董小英 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工信部通信专家委员会委员 企业信息战略,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知识管理,竞争情报系统,基于Internet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 《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几大洞察》
3 韩文成 西电爱波瑞高级培训师、精益管理实战专家 负责生产部门精益人才育成和干部在职培养工作 《精益全价值链管理》
4 祁顺生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大学MBA/EMBA 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主要为战略管理和公司理财方向,在教学、科研和企业实践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卓越管理者的战略思维——价值创造的生态系统》
5 顾强 工信部规划司原副司长,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博士   《在高度不确定性中寻找穿越周期之路》
6 周永亮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秘书长、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强国战略研究所所长 运用国际化理念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的资深咨询顾问,因率领国富的执行力研究工程团队,经过对中外企业执行问题长达五年多的深入研究,在中国率先形成了解决中国企业执行力问题的本土化教育工程。 《战略与执行系统》
  7 胡赛雄 华为原储备干部系主任
华为“蓝血十杰”
《华为增长法》作者
《以奋斗者为本》核心编委
负责华为公司中高级干部企业管理哲学学习、研讨等相关工作,参与梳理、总结起草华为公司管理纲要等重要文献。对华为管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具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授课技巧,是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哲学编委会负责人和主要撰写人。 《华为增长法背后的人才发展之道》、 《战略执行力》、《华为经营之道》、《全力创造价值,正确评价价值,合理分配价值》
  8 曹朝霞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业务副总裁、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联合创始人 人力资源咨询、战略与文化咨询和知识管理咨询 《构建基于业绩增长的长效激励机制——长期激励模式创新理论方法与实践》
  9 杨洲 致远翊咨询首席顾问;国际卓越运营协会理事长;精益六西格玛黑带大师。 卓越运营、六西格玛 《VUCA环境下的制造业应对策略——卓越运营管理》
  10 王建和 成长引力创始人;阿里9年老兵、阿里文化布道官;管理畅销书《管理三板斧》作者;实战派管理专家 企业管理、擅长铁军团队打造、政委体系搭建及企业文化建设 《阿里巴巴组织人才发展——铁军团队打造》
  11 邱杰 爱波瑞集团副总裁、爱波瑞科技公司高级合伙人、技术总监、精益管理专家 精益管理、六西格玛 《对标创新,精益赋能——对标一流的实现路径及案例剖析》
经营管理 12 熊德明 英见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资深顾问、北京德国商会培训师、德国工业协会 REFA 认证培训师、美国CSSC认证的精益六西格玛黑带大师、美国ISM认证的供应专家(CPSM) 工业工程、精益管理、六西格玛、采购及供应链管理 《时间就是金钱:德国制造中的流程时间管理》
13 苏东 成都戴明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从事系统化管理、企业辅导培训及企业改善的管理策划 《精益生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中路》
14 宋志军 中国式精益生产系统推进先导者,咨询式培训奠基人 生产成本管控、精益管理 《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15 惠晓妮 西安西电爱波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精益生产专家 精益生产 《从精益迈向智能制造》
16 周明刚 中闻律所执委、权益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法学教授;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要专业方向为: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基础设施与项目融资、并购重组、疑难诉讼案件。 《企业合同风险防范》
17 王晓蒙 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副主席,全瑞创新创业大赛的主要组织者和评委,中瑞美国GIC全球投资大赛评委、评安国蕴ESG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拥有在欧洲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多年咨询、研发和创新管理的经验,长期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推广和相关技术方法开发应用,擅长复杂条件问题的建模分析。 《制造企业如何借ESG纾困升级》
18 徐胜怀 北京国家瑞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 审计、项目验收财务工作 《解读项目验收财务工作,费用支出注意事项,细节把握等。工业转型升级各专项项目验收注意事项,指标考核,设备比例,案列分析等解读。》
19 吴海燕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会员、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专家、清华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 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 《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案例分析》
20 刁勇 中国注册会计师、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项目验收财务工作 《解读项目验收财务工作,费用支出注意事项,细节把握等。中国制造2025各专项项目验收注意事项,指标考核,设备比例,案列分析等解读》
经营管理 21 王新生 西门子艾闻达咨询高级合伙人、高级副总裁,曾任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运营管理咨询总监,西门子制造体系(SPS)中国区负责人。 研发管理、精益生产物流及开发体系、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 《关于智能制造的交流》
22 姜宏伟 国际供应链与生产运营协会ISOA中国区首席代表 供应链与生产运营管理 《数字工厂领先的内部物流与外部供应链管理融合》
23 万俊帅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质造》栏目、《中国品牌故事》栏目制片人 打造企业品牌 《制造业企业如何构建品牌信任》
24 孙丽珠 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国家能源集团法律顾问。   《科创板上市条件解析》
25 张钰 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院士
清华大学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近二十年供应链、物流行业从业经验,多年供应链金融、物流网络布局、园区、线路规划、公路运输队伍管理实战经验,造就了张钰在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的深度认识及独特视角,对国内外物流市场、行业理念、供应链运营模式等拥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供应链与数字化》
2 曾钦民 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131)原常务副总裁;清华大学特聘讲师;企业数字化敏捷转型模型和企业战略高效落地系统(SEI-System)创始人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规划》
  26 童国华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时代下的创新创业》
  27 罗佳 猫鼬工厂创始人兼CEO、TRIZ四级专家 TRIZ 《从技术规划到商业增长》
  28 庄聪生 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长期从事统一战线理论和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研究工作,不仅在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在统一战线基础理论、多党合作理论、民族宗教理论、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人民政协理论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
  29 刘春华 华商智业集团董事长、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实战专家 营销实战、品牌管理、销售创新、人力资源 《制造业品牌体系建设》
经营管理 30 马加宁 通用电气(中国)原副总裁、全球服务设计认证引导师 公司治理、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创新、管理层领导力发展。 《全球化企业的视野与实践对国内企业的引领作用》
31 周宏宁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政策与规划研究室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 品牌 《战略导向的系统化品牌培育》
32 藤原二郎 ABS公司(社长)
原欧姆龙海外事业推进负责人
企业管理 《如何达到世界一流的企业》
33 广森 美智一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原生产部长、松下创研株式会社特别顾问 精益生产、车间管理 《中国制造业通向世界的意识、质量、效率》
34 堀切俊雄 丰田工程株式会社董事长、TMS&TPS认证协会株式会社理事长、世界级精益大师 企业管理、精益生产 《如何用TPS&TMS解决经营者的烦恼》
35 贾宝军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企业管理 《积极应对全球变局挑战 抢抓机遇加快企业创新发展》
36 刘海波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岗位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全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知识产权管理、研发成果转化。曾荣获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与对策奖、北京市统战系统调研奖、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荣誉。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商业秘密保护
37 汪潇 西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硕士专业主任、创业与创新管理博士生导师 管理 数智时代的商业创新
经济金融 1 黄奇帆 重庆市原市长  数字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的六大内涵体系
2 袁英华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项目投融资 《项目融资与金融支持》
3 汤敏 国务院参事室原参事、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曾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 《中囯消费市场变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4 徐波 架桥资本创始人、董事长,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国平安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平安财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系平安证券股权投资(PE)业务的创办人。 曾先后从事或分管投资银行、直接股权投资和证券研究等业务。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
5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尚贤”专项行动-先进制造高级研究班(总裁五班) 特聘导师 在宏观经济、现代流通、现代物流、国际经济、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造诣尤为深厚,在陈文玲研究员最近几年提出的学术观点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新理论。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6 盛希泰 洪泰基金创始人,资深投资银行家,两家一线证券公司打造者,前华泰联合证券公司董事长。 盛希泰具有二十年逾百家公司IPO及并购经验,培养了中国资本市场最优秀的并购团队,是业内罕有在资本市场与早期投资领域都有深入积累的投资人,深谙两个世界语言,直接打通投资与退出环节。盛希泰正带领洪泰建立一个全新的投资生态。  
7 罗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ESG与碳中和投资指导委员会 双碳、ESG 《ESG全球趋势与中国场景下的适用模型发展》
8 迟景朝 天鹰资本创始合伙人 专注投资智能制造。投资领域覆盖工业自动化、智能物流、工业检测、工业云、核心装备和元器件、高端材料,重点落地在汽车、半导体、能源、电子、纺织服装产业链。 《数字制造发展机遇与投资考量》
9 包景轩 公募基金公司副董事长、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第一届上市委员会委员 资产管理 《制造业企业如何利用创业板市场》
10 赵荣庆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理,2018-2019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借调   《债券融资政策介绍 》
11 苏志华 南开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工信资本专精特新小巨人股权基金合伙人 长期从事企业改制、并购重组、战略策划、主辅分离、国际投行等工作,具有丰富的国际投融资合作、国际技术引进、投资银行运作、财务管理等专业经验。  
12 杨晓波 安信证券高级业务副总裁、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   《直通北交所 迈向IPO》
13 魏晨阳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科技,ESG投资 《“双碳”背景下的企业ESG治理与投资》
14 杨青 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资本研究院院长,成长型企业资本运作及上市辅导专家 对中小企业商业创新、持续成长及资本运营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 《冲刺北交所-中小企业持续成长与价值提升》
15 蓝虹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15 徐洪涛 深交所市场发展部总监,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资本 汇聚优质创新资本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神文化 1 韩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 工业文化 《提升工业软实力 建设制造强国》
2 陈力祥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湖湘哲学、中国传统伦理 《曾国藩的家风与家规与成功之道》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
3 张  驰 中国新工业代表人物之一,跨界设计师,走向智能研究院新高级研究员。
大驰工业设计创始人,德国BHA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工业4.0俱乐部联合创始人。《三体智能革命》书作者之一。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赋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4 窦少杰 日本立命馆大学经营学部助理教授,管理学博士;日本稻盛经营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亚家族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日本全国接班传承教育普及协议会执行理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客座研究员。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中日企业的组织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日本百年老铺企业经营传承,以及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京瓷公司的阿米巴经营和稻盛哲学,7-11新零售等相关课题。 《解读“日本工匠精神”》
企业导师 1 曹德旺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使命创造未来——与曹德旺面对面学习
2 周海江 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无锡市工商联主席。   “相对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3 李东生 TCL创始人、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广东省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制造业创新联盟首任轮值理事长。    
4 易小刚 三一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兼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委员,湖南省科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委员,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工程机械产品研发与技术管理。  
企业导师 5 南存辉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长。 南存辉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新兴民企代言人”,获得了“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民营企业家”、“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能源年度人物”、“中国企业十大创业领袖”、“中国制造业十大创新人物”等荣誉与称号。  
6 詹纯新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党委书记、董事长、CEO;兼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湖南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会长。 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中国企业管理最高奖项)  
7 崔宝秋 现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小米清河大学校长。 有二十多年的软件和互联网开发经验  
8 陈建龙 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福州市人大代表,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福建省慈善总会理事会副会长。    
9 尹志尧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 1968年,尹志尧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毕业 。1980年,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并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20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第30位。  
10 陈吉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期致力于智能化、网络化、开放式数控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领导华中数控发展成为国内数控系统的龙头企业、国内数控系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走向新一代智能数控机床》
    樊烨 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长    
    陈程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博士、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研究、规划编制、项目评估等咨询研究工作。  
    徐建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结构演变、制造业转型发展、产业政策调整等领域研究。先后参与《我国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研究》、《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新能源汽车重大技术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研究》、《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研究》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研究成果奖。 《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构筑稳固而强大的产业基础能力》
    杨宏伟 研究员,国家发改委能源所 长期从事能源经济学研究,参与编写国家能源中长 期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家节能减排规划、中国气候变
化国家信息通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 项目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应对气候变化省级方案等重大政策报告。
 
    涂圣伟 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任,国家“十三五”规划起草小组成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 作为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参加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等重大文件起草和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相关论证与咨询工作。曾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工业经济和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创新战略与创新政策》
    郭丽岩 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主任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形势、战略规划、重点市场、市场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0余项,在重要报纸和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近年主持的课题包括《十四五时期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思路和任务》《创新和完善国内统一市场研究》等等。作为专家参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多份文件解读。 《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我们以自身最大的确定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提供很好的支撑》
    卞靖 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处处长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分析、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0余项。
近期主持和参与《新发展格局战略研究》《扩大内需战略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及对我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宏观经济研究》等报纸和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3等奖3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进展和成效》
    肖钢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
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
    李礼辉 中国银行原行长,海南省原副省长,经济学博士 金融
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熟悉银行经营管理,从事过应对复杂局面的政府宏观工作
《应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全新的数字化金融监管系统》
《数字货币开启财富管理新格局》
    曲道奎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创始人、总裁,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机器人学、智能控制
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863”计划、中科院重大项目和特别支持项目及省、市科技计划等近20项科研课题,研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版权的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攻克了机器人控制器开放式体系结构、多机器人协作控制和管理等关键技术,掌握了大型机器人生产线的控制和管理技术, 利用自主技术首次在国内研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版权的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高速上下料机器人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机器人智能新进展》
《机器人与数字化智能制造》
    胡成中 博士,曾任德力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高级经济师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先后创办了浙江德力西集团公司和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十年带领德力西集团成为全国500强,曾入选《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企业管理 讲述500强企业德力西成功故事:与小学同学的合作经历、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施耐德合资的幕后细节、德力西成功的基因。
    晏志勇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
曾任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当选“2017中国能源年度人物”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电力水利 《发挥设计咨询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姚桂清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原副董事长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期从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有扎实的国企党建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努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马泽华 中远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高级经济师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入围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航运,企业管理 《航运业创新发展与合作》
    陈润生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原董事长、党委书记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荣获国防科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装备研究
企业管理
《国企改革》

上一篇:阿里-范志刚老师简介
下一篇:最后一页

对标考察
考察研学联系方式/参观预约申请
    • 联系电话:010-52463211
    • 联系手机:13661395399
    • 联系人:万斌老师